(上接一版②)从2005年起,该县把保障饮水安全、维护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科学施工,10年间先后实施了14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达11327.4万元,解决了10个乡镇215个村及县农场34.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孟州市人均水资源仅477立方米,属重度贫水区。该市一些村庄特别是岭区老区村庄的群众饱受“吃水难”之苦。“山沟沟泉水一点点流,提起那个吃水心里愁……”民谣里透着诸多无奈与辛酸。2005年以来,该市为破解群众的吃水难题,强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资11369.8万元,先后解决了11个乡镇办事处的236个行政村、1个农场和1个林场的群众饮水安全问题,22.8万人吃上了安全水。
德政工程惠及百万群众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使我市众多农民告别了肩挑手提的取水历史,用上了安全、洁净、方便的自来水,农民兄弟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有力保障。农民群众发自内心地称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民心工程”“幸福工程”和“德政工程”。他们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使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的关怀。”
孟州市赵和镇还封村是个仅有400多户人家的岭区小村,由于原先村里水质有问题,村里患牙龈病、粗脖子病和癌症的人很多。在该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成通水之际,全村人高兴得像过年一样。80多岁的石立恒老人感慨地说:“党和政府给俺村打了吃水井,实现了几代人吃安全水的梦想。”
沁阳市常平乡常平村位于深山区,全村共有590户2500多人。由于该村地处山区,一直以来全村群众吃水都要到远在10公里以外的山王庄村买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改善该村群众饮水现状,沁阳市投巨资,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施工,使该村用上了安全水。该村群众说:“不管春夏秋冬,一拧自来水龙头,就能喝上甘甜的水,真好!”因为有了水,常平村部分群众还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博爱县金城乡秦庄村有150户700多口人。过去,乡亲们吃的是手压井水,又苦又咸,后来改用螺旋泵从20多米深的地下抽水吃,还是又苦又咸杂质多。该县水利局投资40多万元,村里自筹10多万元,打了一眼160米深的深水井,管道敷设进了家家户户。该村干部秦振雷说:“通水那天,全村人像过年一样高兴。现在,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来水,告别了靠螺旋泵抽苦咸水吃的历史。”
修武县坚持把解决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抢抓机遇,快速推进,10年间共为13.07万人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裕国庄村位于郇封镇东部,属于郇封岭漏斗区与北部低洼易涝区的过渡地带,现有人口2405人。村里上世纪80年代在村东修建了一口60米深的吃水井,但随着近年来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位急剧下降,且部分管网严重老化,致使该井水量和水压都不能满足自供要求,无法保证村民正常生活用水。该村通过建设饮水安全工程,新打180米的深水井,新建拥有全自动控制供水和消毒设备的管理站,村民喝上了安全的饮用水。饮水安全工程改善了当地村民的饮水条件,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