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创新,创新已经成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成为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其认为是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如今,万众创新犹如雨后春笋般形成烂漫之势,正在汇成滚滚洪流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作为企业,更离不开创新,创新不仅能有效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能促使企业坚如磐石、克难攻坚、稳步发展。因此,职工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目前,马村区总工会共创建市级示范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3个、区级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12个,涵盖重工、轻工、服务业等,且主要是民营企业。在创建技术创新工作室过程中,各企业按照有挑战性目标、有核心骨干、有创新课题、有活动制度、有创新成果的“五有”标准积极创建,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许多技术难题,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毫无疑问,职工技术创新活动,首要领导必须重视和支持。这一点在马村区各个企业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英利经贸有限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由省级劳动模范、公司副经理赵小趁牵头,组织了公司技术中心10多位技术骨干,并专门为劳模和技术标兵配置了1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配备了打印机、绘图仪等高性能办公设备。同时,马村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还充分发挥企业机制灵活、效率高的特点,减少了公司内部各项审批手续,加大对工作室的投入力度,从而确保工作室迅速投入运营实践。鑫恒重工有限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成立之初,划出专款40多万元,购买各种检测设备和实验设备,2014年8月份又投入100多万元建立新的创新工作室,场地面积超过100平方米,为先进生产者、技术能手及研发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星鹏铸件有限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充分利用机制灵活这一特点,一经发现生产、技术、产品创新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立马提出技术攻关创新项目并向公司申报立项,很快能得到公司的批准,加快了技术攻关和革新的步伐。
创新工作室是一个团队,需要有人引领和组织。在马村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是企业技术人才的聚集地,是企业最具代表性的技术精英团队,企业充分利用团队的创新能力,不断开发、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大力实施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工艺的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宝丰电缆有限公司和区环境卫生管理处班组长创新工作室挂牌初期,先在工作室内各个小组搞试点,制定每个小组人员的技能提升目标,培养一批技能尖子,在安全管理、班组建设等方面作出一些成绩后,用“涟漪效应”,逐渐向整个车间乃至全公司整体推进。今年,市英利经贸有限公司工作室承担煅烧炉炉体工艺改造后,使炉体寿命明显延长,承担的焙烧炉火道墙技术改造等项目改造投产后,用人减少了一半,产量提高了2倍。
形成培育机制,壮大技术人才群体是马村区创新工作室最大的亮点。经过多年的打造,马村区各企业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聚集了劳动模范、技术标兵等技术精英,为企业培养出一大批技术骨干,形成了个人先进经验转化为群体技能优势的良好局面。星鹏铸件有限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结合企业实际,从模具设计、工艺、加工和装配的基础理论,到模具特点、功能和实践要求,形成了技术、质量、生产文件,对工作室成员经常进行培训,使年轻的技术人员尽快掌握设计原理和方法,在短期内胜任本职岗位的工作,出色完成了设计任务。截至目前,该公司共培养出能独立上岗设计的技术人员15个,其中8人已成为公司核心技术设计骨干力量。
据统计,全区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共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10多个,申报发明专利15项,创造经济效益89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