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率先在全市建立第三方调解机制,调解成功率达100%;全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9%,新农合参合率连续两年达100%,并呈现出“两升两降”(补偿比上升、群众收益率上升,人均住院费用下降、药占比下降)的良好局面,群众在基层就诊的自觉自愿性明显提高,基本实现90%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的工作目标……去年以来,博爱县紧扣“老百姓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卫生事业求发展”的工作目标,坚持以群众健康为中心,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基”并重,以县域医疗联合、签约服务、第三方调解为抓手,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初步形成了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的就医新格局。
龙头引领,县域医疗联合初见成效。该县着力构建医疗联合框架,县级公立医院分别与焦作市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签订了医疗联合合作协议,县人民医院与各乡镇卫生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书。在此基础上,该县不断丰富县域医疗联合内涵建设,建立了完善的医疗联合、义诊帮扶、药师查房、培训等制度和台账,完善上转、下送工作制度和各项优惠措施。同时,该县将优质资源下沉,从县人民医院抽出30余名专家组成义诊帮扶团,采取驻点服务、帮扶带教、业务指导、送医下乡等方式,开展每月一个乡镇、每周一次的帮扶活动。一年多来,该县专家义诊帮扶团坐诊帮扶63次,开展大型义诊活动17次,受益群众1万余人;免费接收乡镇卫生院进修人员62人,累计培训基层卫技人员3000余人;各乡镇卫生院结合实际聘请市级医疗机构内、外、妇、儿科等专家到卫生院坐诊,群众不出乡镇就能享受县级或县级以上医疗服务。此外,该县还进一步完善机制,优化卫生发展环境,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政法、公安、司法、信访、卫生等部门组成的县医疗纠纷协调处置领导小组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制订了《博爱县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方案》,建立完善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长效机制,鼓励所有公立医院参保,解除了医院、医生的后顾之忧,切实为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创新机制,突出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该县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发展定位,以卫生院为平台,以全科医生签约服务为支撑,注重关口前移,提前预防、综合防治,实现由单纯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到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重,引导群众未病先防。为更好地体现签约服务的团队价值,各乡镇卫生院结合辖区实际,制订了签约服务方案和签约流程,组建以全科医生为核心,公卫、护士和乡村医生为成员的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以老、幼、孕、残、慢性病人群为重点,采取责任分工、分片包村、包户包人的形式开展工作,每个团队签约人数控制在2000人以内,成员间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凸显最大价值。目前,该县已组建团队82个。
健康指导,乡村医生真正成为“健康守门人”。该县215家一体化村卫生室全部按照《河南省村卫生室标准》建设,乡村医生由县、乡镇两级统一管理,县卫生局每年分期分批对乡村医生进行公共卫生、急诊急救、新农合政策知识等方面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012年至今,该县已累计培训乡村医生1268人次。为激发乡医工作积极性,该县卫生局与财政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考查组,每半年对乡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考核,按考核结果向乡村医生发放经费补助,工作好的乡医付出多、得到的也多,工作积极性较以往有较大的提高。截至目前,该县共签约4.3万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9%,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率达80%。
(王晓波 侯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