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十几年来,她一直追随着心中的梦想,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她与新教育相遇后,深深地被新教育教师的事迹所感动,并走上了新教育之路,坚持守住一间教室,让生命之花在这里绽放。她就是马村区待王学校新教育榜样教师王宁。
2014年秋季开学后,王宁和家长经过商量,为班级取名“蒲公英”,班级文化也围绕“蒲公英”而开展,如蒲公英班徽、班歌、班诗、班级愿景以及班级课程全部上墙,让孩子们每天都能读一读、唱一唱、说一说。
每天清晨,她和孩子们在诵读中开启美好的一天,从《新新的孩子》《不一样》《男子汉》《老师,节日快乐!》《我们都是好朋友》到《日有所诵》,每个月都有一个主题,孩子们可以通过学习儿歌来了解季节的变化、各种节日以及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为写好作文打牢基础。
同时,王宁为每个孩子找一个符合其性格特征的绘本故事,让孩子成为故事的主角。当有孩子过生日时,大家一起听故事,说心愿。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还贴着孩子们的照片,配上王宁亲手做的相框,相框上还写着孩子的姓名和生日,然后拼成一本书的形状,寓意着班里的所有孩子都是从书里飞出来的蒲公英。此外,她还准备为每个孩子写一首生日诗、准备一套生日书,并把孩子有特殊含义的作业整合起来,然后装订成册。这不仅是孩子们自己创作的书,还是记录孩子们成长历程的书。
王宁设计的班级课程还有蒲公英心愿、班歌、班诗、儿歌、器乐、轮滑、游戏等,这些课程渗透到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这样,王宁带着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一间可以快乐成长的教室里经营着属于他们的幸福。
本报记者 李 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