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就云台山道家文化 产业发展进行商谈
河南百强乡镇名单出炉 我市七个乡镇上榜
就太极拳申遗 和推广进行交流
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 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谢玉安会见中国国际商会投融委主席余延庆一行
养生红薯活了“青云”一盘棋
梁二青: 三尺讲台写人生
今日看点
在家点鼠标 就能办社保
郑州:公共自行车陆续“上岗”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灰头土脸”随行就市 今朝“登堂入室”身价倍增
养生红薯活了“青云”一盘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王言)以前种红薯,种得多赚不多,市场行情糟糕时宁愿烂在地里;现在种红薯,叶、茎、果、渣全都派上大用场,红薯成了养生“香饽饽”。同样的地,同样的红薯,差别怎么这样大呢?修武县青云生态农庄总经理梁清风说,借修武打造中国养生地核心区大好机遇,农庄积极转型,深挖红薯背后的养生功效,活了企业,热了养生。

  10月3日,记者走进青云生态农庄,只见曲径通幽,果树成林,成群的白鹅在河里游泳,鸡鸭在草地上觅食,大型收红薯机正在地里收红薯,一旁的红薯粉条加工车间里,一整套机器正在清洗、提浆……餐厅里,红薯养生宴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品尝,生煎红薯粉条、拔丝红薯、石锅红薯凉粉、蒜蓉红薯叶……既有创意又色香味俱全。“打响养生牌,活了企业一盘棋,养生红薯真是宝啊!”梁清风感慨。

  2012年年底,梁清风从建筑领域转型农业,投资近2000万元建起了占地300亩的青云生态农庄,农庄内打造了生态循环链,变废为宝:餐厅采用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冷却用水排入池塘养鱼,剩饭和人畜粪便入沼气池,沼气用于餐厅做饭和照明,沼液沼渣用于大棚蔬菜和露天瓜果种植。鸡鸭散养,定期喂食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梁清风心想,只要是生态的东西就肯定不愁销路。没想到,酒香也怕巷子深,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的生态红薯照样卖不上价,受市场波动影响,前两年丰收的红薯只能低价出售。2013年遭遇暖冬,大棚里的无公害蔬菜售价还不够人工成本费,全部喂了鸡鸭。梁清风认识到,单一的生态农产品生产这条路走不通,怎么转?往哪转?

  机遇来了!2014年,修武县的大健康产业起步并快速推进,打养生品牌让梁清风眼前一亮。把红薯从地头搬上餐桌,就是梁清风打养生品牌的尝试,一个个互动活动,既让城里人感受到亲手挖红薯的快乐,又让他们品尝到不一般的红薯养生宴。很快,红薯养生宴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传播开来,郑州、焦作的客人纷至沓来,不仅品美食,走时还不忘带上几箱高提纯的青云红薯粉条。一位郑州客人买了一只鸳鸯鸭回家,第二天鸭子竟然飞过十几米高的墙跑了。只有真正放养的鸭子才保留着这样的“野性”啊!“会飞的鸭子”成了青云生态园的活广告,很快,园里的鸡鸭鹅和大棚里的绿色蔬菜被订购一空。今年修武县被定为中国养生地核心区后,青云生态农庄被县里纳入统一规划,10月17至18日,青云生态农庄以红薯养生文化为切入点,成功举办了首届“红薯狂欢扎帐节暨红薯养生文化节”,邀请了省内知名医学教授、养生专家、文化名人共500余人参加,青云养生红薯“俏”起来。

  变以产带销为以销带产,订单式生产让青云生态农庄的农产品身价倍增。过去,生态红薯和市场上的一般红薯一起卖,一公斤1.2元,如今做起品牌,一公斤卖到6元。红薯粉条、土鸡蛋冠上“青云”牌子,价格都是同类产品的好几倍。目前,该农庄的红薯酒、红薯醋陆续上市,红薯叶茶也正在研发中。青云生态农庄正在逐步实现从种到深加工再到餐桌的延伸,走上养生农业体验、养生农产品加工、养生餐饮品尝的一体化特色养生园区建设道路。①3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