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前,“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各个城市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显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座城市的荣辱兴衰。破解这个时代课题,对于曾经依赖资源起家、依赖资源发展的城市更为现实、紧迫。
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3月17日确定了国家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焦作位列其中。经过近年来的探索,许多资源型城市正在走出或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情况、顺应时代要求的发展之路。
这些城市科学编制转型规划,以转型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千帆竞发的“转型升级”大赛中抢占了发展先机,积累了宝贵经验。与这些城市相似,焦作有很多相同的“基因”,同时这些城市也有我市可资借鉴的经验。从今日起,本报于《他山之石》栏目,陆续刊登各地市的经验做法,希望以他山之石,激发我市干部群众在保增长、促发展战役中干事创业的聪明才智、热情活力,敬请关注。
2007年,盘锦被列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这让我们进一步坚定了发展接续产业,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信心。六年来,我市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市特点的产业转型道路,接续产业越来越明晰。如今,我市正用成功转型实践实现华丽转身,再次走向辉煌。
六年磨砺耕耘,一朝破茧成蝶。经过六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市坚持“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的总体要求,以推进工业化和工业新型化为目标,加快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国内领先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在油气采掘业稳产的情况下,接续产业迅速壮大。油气采掘业增加值在全市GDP中的比重由2006年的53.6%下降到2012年的20.7%;初步建成了石化及精细化工、石油天然气装备、海洋装备、塑料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到2012年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50亿元,其中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成为全省首个超千亿的产业集群。
推进园区规划建设
打造发展接续产业平台
围绕全市“一核、一带、一轴、多点”的总体布局,编制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工业新型化的意见、以港强市规划和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构建了六大工业园区。
辽东湾新区:工业区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石化和化工新材料及海工装备等重型装备制造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国家级石油化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000亿元。
盘锦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59.7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石油及天然气装备制造、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力争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000亿元。
盘锦精细化工(塑料)产业园: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机械产业,力争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000亿元。
辽宁北方新材料产业园: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塑料新材料产业,被批准为辽宁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亿元。
大洼临港经济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现代农机、专用汽车、重型装备、农产品加工及物流、节能环保设备及新材料产业,力争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亿元。
高升经济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农产品加工、通用航空产业、新型建材,力争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亿元。
加快项目建设
做大接续产业规模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六年来,我市牢牢盯住世界500强、行业100强、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走出去,请进来,强化项目服务,戴纳索丁苯橡胶、美国AP、香港理文造纸等一批大项目纷纷落地、开工建设,不仅壮大了我市的经济总量,也为我市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加快石化及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两大基地建设。在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方面。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065亿元,同比增长29.6%。目前,我市拥有石化及精细化工聚集亿元以上项目52个,装备制造业集聚项目33个,分别占工业项目的41.6%和26.4%。北方沥青燃料投资13.1亿元的年产50万吨润滑油加氢、大力集团投资3.6亿元的年产30万吨改性沥青等大项目相继竣工投产。特别是盘锦和运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丁基橡胶装置和年产3万吨卤化丁基橡胶装置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产品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备受瞩目的兵器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也获得重大进展,取得了国家发改委“路条”。在装备制造产业方面。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2亿元,同比增长4.8%;建成了辽宁陆海石油装备研究院公共研发平台、辽河油田开发技术研发中心、辽河油田稠油工艺技术研发中心及辽河油田无损检测公共检测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已经聚集了渤海装备辽河重工有限公司、辽宁天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盘锦辽河油田派普钻具制造有限公司、辽宁华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200余户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钻机、顶驱、钻铤、钻杆等主要产品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动钻机、低温顶驱等产品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我市向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国内领先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狠抓经济运行
提升接续产业质量
推进企业提升工程。到2012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非油企业4户,分别是北方华锦、辽河石化、北方沥青、北方沥青燃料公司;10亿元至100亿元企业达到22户;5亿元至10亿元企业达到28户。5亿元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3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1%。
推进企业并购工程。六年来,全市共完成企业并购项目13项,实现投资额共计5.90亿元人民币(国内24102万元,国外5533.6万美元),获得省并购专项资金补助金额609.2万元。其中,石化6项、医药1项、装备制造2项、生物科技1项,农副产品加工、新材料、轻工各1项。通过并购,获得了目标企业的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的资源,促进了企业做强做大及行业的发展,推进节能降耗与淘汰落后工程。六年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每年下降率均在5%以上,按照国家产业调整政策,圆满完成了小轧钢、土炼油、小造纸、小水泥、小防水卷材等落后产能淘汰工作。
强化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企业发展
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工业化和工业新型化”“信用担保机构贷款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创业种子基金管理办法”“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支持政策。
健全公共、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进了盘锦市中小企业“窗口”服务平台建设,指导两县建立了中小微型企业创业辅导(孵化)基地,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创业辅导、政策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服务。开展了“金融服务进园区”等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和运合成橡胶、光合蟹业等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被认定为“辽宁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