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来,武陟县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统领,大力实施堡垒工程,狠抓班子建设,建强党员队伍,规范制度运行,基层党组织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服务群众的功能全面提升,凝聚人心的作用充分发挥,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明显提高。
注重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该县建立了农村干部“一述一评一考”制度,有效调动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了农村干部信息库和政绩档案,强化农村党员干部日常监管;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选拔、管理工作机制,采取党员群众推荐、村级组织评选、乡镇和街道研究审定的办法,在全县确定了486名有一定文化程度、群众基础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热心村内公益事业的后备干部,逐步解决村级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圪垱店乡、谢旗营镇创新开展了农村干部“双述双评”活动,每季度对农村两委会干部进行一次考核,促使农村干部“愿意干、比着干、干得好”;木栾、木城、大封等乡镇、街道编发了《农村干部行为规范》手册,提升了农村干部的形象;龙泉街道开展了党员干部亮身份活动,制作、悬挂了700余块村干部家庭和共产党员户标牌,亮明身份,服务群众,接受监督。
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计划。该县以乡镇、街道或村街为单位,强力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计划,对农村党员开展大规模的教育培训。同时,本着“整合资源、一室多用”的原则,在全县建立了30个村级党代表工作室,进一步发挥党代表的榜样示范作用,服务基层党员,解决群众诉求。
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该县坚持整治村级班子和解决突出问题相结合,对倒排确定的36个班子工作不力、矛盾纠纷突出、村务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突出的软弱涣散村的党组织,从各乡镇、街道选派116名机关干部,组建36个工作队,由班子成员带队,进驻36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开展整顿工作。目前,已选优配强3个村的领导班子,正在建设阵地1个、整修阵地2个,新打机井3眼,争取安全饮水项目1个,修建道路3.7公里。通过集中整治,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的面貌有了新变化、工作有了新起色。同时,该县深入推进“四帮四扶”活动,从县直单位选派了117名优秀机关干部进驻全县117个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帮助整顿基层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开展扶贫救助活动,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目前,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正在认真研究制订帮扶工作计划。
全面提升战斗堡垒的服务功能。该县以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为目标,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按照名称标识统一、功能设置统一、运行程序统一、工作制度统一的“四统一”要求,科学制定基本型、标准型、示范型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标准,示范先行,整体推进,并积极推行首问负责、全程代理等服务机制,在全县分类打造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示范型60个、标准型191个、基本型46个;出台了《武陟县薄弱村“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推进方案》,采取选优配齐村级班子、修缮提升党建阵地标准、加强服务平台建设、规范制度机制运行等措施,重点推进基础条件差、班子软弱涣散等薄弱村的“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推动347个村制度建设全覆盖。木城街道组建专职矛盾调解、村街群众工作站、小组矛盾纠纷排查员3支队伍,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谢旗营镇推行代办服务、上门服务、专项服务,成立“五老”议事会、发放便民服务卡、设立征求意见箱的服务模式,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全覆盖。圪垱店乡创新便民服务模式,每3~5个村建立1个中心服务站,组织各村干部每天集中办公,集中开展便民服务、矛盾化解,在“传帮带”中提升农村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
谢永利 郑腾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