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6日,修武县召开中国养生地核心区(修武)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会议,以建设中国养生地核心区为目标,以农村环境卫生“三无一规范一眼净”为重点,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民安居乐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国养生地核心区的现实要求,是修武县围绕大健康产业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基础,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根据省、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该县决定开展中国养生地核心区(修武)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1月5日到11月25日,集中解决农村环境中存在的脏、乱、差等各类突出问题;第二阶段,从11月25日到12月底,主要任务是巩固提高、建章立制。
在第一阶段,该县将做到“五个彻底清理”,即彻底清理农村积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彻底清理房前屋后及道路两侧的杂草、杂物;彻底清理村内玉米秸秆等;彻底清理主要道路两侧视线范围内的垃圾、杂草和堆积物;彻底清理大沙河、大狮涝河等主要河道与主要干线公路交叉口、河道水面上的垃圾及漂浮物、河滩内的建筑垃圾等。同时,要做到“两个规范”。一是房前屋后生产、生活物品摆放要规范;二是临街商店经营秩序要规范。此外,还要做到“两化”。一是美化。要对村内主次街道、生产路、村道和县主要道路两侧树木、墙体涂白;二是亮化。村内主要街道要实现亮化,各居民聚集点和公共活动场所要有照明设施。
在第二阶段,该县主要是抓好“四有一落实”工作。一是有组织。乡、村两级都要成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负责辖区内农村环境卫生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同时还要邀请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或“两代表一委员”为义务监督员,对本村环境卫生进行督促检查。二是有规章制度。要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责任机制、问责机制以及评比、奖惩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使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三是有固定的垃圾堆放点。各村要因地制宜、在远离群众居住区按要求合理设立垃圾堆放点,并有围墙围挡。四是有稳定的保洁员队伍。按照农村人口每200~250人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足额配备农村保洁员。五是落实保洁员待遇。各级财政要严格落实农村保洁员待遇,及时、足额将工资兑付到保洁员手中,不得出现截留和推迟发放现象。
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该县将启动问责机制,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强力推进工作开展。同时,严格工作标准,该县专门制定了30个达标村、30个示范村的整治标准,确保按时完成达标村、示范村创建任务。此外,该县还采取强化督促检查、加强宣传引导、建立定期汇报通报制度、严格落实奖罚制度等措施,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达到“一眼净”标准。 (辛文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