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忆韶华,续青春
从甘棠到焦桐
观音山放牛(外一首)
老村(水彩画)
相 思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1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 思

作者:□李 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清晨,当金色的阳光洒满小院,奶奶说要去看望姨奶奶,自然就会去小卖部买几包点心。

  小卖部是村里最令我心仪的地方。高高的木柜台里站着一位阿姨和一位好看的大姐姐,大姐姐穿一件白底红花的上衣,爱笑,露出一排糯米般的牙齿。白皙的脸颊上有一对酒窝,春意荡漾。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泊着一对黑葡萄。两条乌黑乌黑的大辫子,直垂在腰际,麻花辫子的发梢上扎一对粉色蝴蝶,腰身细细的,她每一次转身的样子极好看。村子里打麦场上放电影,我觉得电影里那首歌就是唱给她的: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照哥哥——我以为她就是那个毛眼眼的姐姐。

  奶奶说,称一斤酥饼,一斤点心,我就听得心花怒放。酥饼被大姐姐用夹子整齐摆放在棕色的粗纸上,再称上一斤白皮的点心,点心上缀着小红点,如同白胖胖的小娃儿额上贴的小红点,无限喜气。酥饼圆圆的,点缀几颗黑色的芝麻,像一张长着雀斑的小脸,可爱、可亲。咬一口香甜酥脆,唇齿留香。她铺好两张棕色的粗纸,粗纸上隐隐有麦秆,粗糙,原始,朴素。一层层的酥饼堆放成四方的宝塔形,然后在粗纸外包一块方方正正的红纸,大红底子上写着黑色的福字,透着俗世生活的喜庆和美好。姐姐头顶挂着一卷的草绳,草绳就在她白蝴蝶般的手指中飞快地缠绕着,灵巧而神奇,在我眼里,她像是个魔术师,一瞬间就包好了点心。我的头刚高过柜台,手扒着柜台,踮着脚尖看着点心,嗅着一股淡淡的甜香,忍不住直咽口水。

  奶奶掏出雪青色的手帕,小心翼翼地一层层打开来取钱。大姐姐收好钱,也不数,她头顶横着一根铁丝,上面长年挂着一个铁夹子,她将钱夹在铁夹子上,手臂一挥,只见一道优美的弧线,“呼啦”一下,夹子就到了阿姨的头顶,整个过程酣畅淋漓,洒脱流畅,一气呵成,那么美。

  我拽着奶奶的衣襟,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姨奶奶家不远,就在邻村。田野里玉米长得比人还高,像一道绿色的屏障。玉米吐着金黄的胡须,豇豆开满淡紫色的蝴蝶花,像一群爱说笑的小丫头,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黄瓜爬上架子,穿着嫩黄色花裙的花儿招惹来一群群的蜜蜂围着她们跳舞。田埂上偶然会见到一两个金黄的大南瓜,胖墩墩的,像隔壁的二胖吃饱了正躺在地上睡觉呢。我跟着奶奶的小脚,盯着她手里的两包点心,包点心的粗纸隐隐渗出油来,越看嘴里越馋。心里盼着快到姨奶奶家,就可以一饱口福了。我一边走路,手一刻也闲不下来,一会拔一朵淡粉色的打碗碗花,一会摘一朵紫色的豌豆花,奶奶看见我摘打碗碗花,就训我,小祖宗,快扔掉,摘了会打掉饭碗的。

  现在,在街上的西饼店里,形态各异的点心规规矩矩地躺在精致的盒子里,盒子上扎着粉色的蝴蝶,像是穿着纱裙的公主。可是,我却无限怀念包着粗纸写着福字的点心,有一点俗,却俗得那么美。它像一位小家碧玉,朴素,干净,温馨,它不解风情,不施粉黛。似贾樟柯电影里的小街,电线杆,昏黄的灯光,斑驳的矮墙上刷着标语,高大的梧桐树和白杨树哗哗地唱着歌,充满质朴与温情,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的小街。

  一天,在一家西饼店看见一盒龙须酥,洁白的银丝盘结在小盒子里,犹如老妇人头上的发髻。盒子上竟有两个字:相思。买来咬上一口含在嘴里,丝丝缕缕,长长短短都是相思。它香甜酥软,甜得有些腻人,而且香料的味道太重,远不及我童年吃过的点心。含着它,就看见奶奶颤颤巍巍迈着小脚,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路的两旁是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庄稼,虫声唧唧,花草缤纷。她手里提着两包点心,风吹起她满头的银发,我望着,望着,看她渐行渐远,再也看不见。泪湿了眼角。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