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为“焦作制造”走向世界开辟新通道
示范区召开“互联网+”座谈会
“三务”公开 干部清白
图片新闻
技能培训 农民热捧
“185”热线解民忧
冬季麦田管理送技术
示范区美丽乡村建设务实创新
冬季麦田管理抓服务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解难点 难题不难
示范区美丽乡村建设务实创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郭树勋)美丽乡村建设难不难?破解了难点,就不难。今年年初以来,示范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抓住重点,破解难点,分步实施,示范带动,务实创新,走在了全市前列。

  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难点——垃圾收集运输,示范区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由区财政投资468.16万元,创新城区建设、东部文昌建设、西部农业区域建设模式,在所有行政村全面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区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组织人员对各乡镇(街道)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和业务指导,推动项目快速开工建设,保障了项目的建设质量和顺利竣工。目前,李万街道、文苑街道、文昌街道和宁郭镇辖区迎宾路两侧5个行政村累计配备户用垃圾桶1.68万个,新建地坑式垃圾中转池56个;阳庙镇、苏家作乡和宁郭镇另外15个行政村累计配备中型垃圾运输三轮车61辆,建立乡级垃圾中转厂3个。区里新配备大型垃圾运输车2辆、装载车1辆、摆臂式垃圾运输车6辆。

  深入开展示范村和达标村创建。示范带动是难点,示范区利用今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春季绿化的有利时机,按照农村人均10元的补助标准,对18个示范村及部分达标村进行了绿化,并对各村绿化情况进行验收,累计下拨补助资金43.7万元。同时,该区积极整合农村饮水安全、体育健身设施和“村村通”等惠农项目资金,大力支持示范村和达标村创建。今年年初以来,全区创建的20个示范村和18个达标村中绝大多数村建设了项目,所建项目主要包括道路硬化、排水沟修建、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累计投入惠农资金近200万元,各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逐步完善,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优化推进机制,持续整治农村环境。为破解推进机制的难点,示范区建立了半月一通报、一月一观摩的示范村达标村创建推进机制,由区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定期组织人员督导检查,每月组织各乡镇(街道)分管副职对先进乡镇(街道)、村进行观摩学习。示范区按照农村人数千分之五的比例配备了保洁员,完善了环卫设施,部分乡镇(街道)还为保洁员发放铁锹、扫帚等环卫用具,各村健全了美丽乡村建设例会制度、保洁员绩效工资制度、环卫设施管护制度、垃圾定时定点收集管理办法等,农村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逐步完善。

  推进机制建设的重点是抓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示范区完善各类村级文明组织,18个示范村相继建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等;强化“八荣八耻”宣传,组织示范村制作了“八荣八耻”宣传版面,并在村里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位置上墙,帮助群众增强荣辱意识、提高文明觉悟;开展卫生先进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评选活动,累计评选卫生先进户300个、“五好”文明家庭300个;强化农村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帮助群众增强法制意识。

  强化水源保护,确保饮水安全。饮水安全的难点在于水源保护。示范区按照生态化、标准化饲养的要求,积极引导饲养场开展转型升级,建设沼气池、沉淀池、堆肥场,实现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切实消除畜禽饲养对周围水源的污染。同时,全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出路问题,避免了生活垃圾乱堆乱倒经雨水渗透污染地下水,有效保护了地下水资源。示范区今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宁郭镇、文昌街道的6个行政村,目前由于水源地保护措施得力,已经解决6个行政村5891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共新打水源井6眼,配套购置潜水泵、压力罐、消毒设备,新建管理用房,并敷设配水管网总长4.38万米,工程总投资295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