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规范司法,高效办案,助力经济发展走“法制路”
8月29日,外来务工人员杜某给市中级法院送来了绣有“明鉴是非、巧解纠纷”字样的锦旗,感谢法官们不辞辛苦地奔走协调,让他及时拿到了工程款。这仅仅是全市法院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全市两级法院制作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诉讼案件台账,凡涉及我市辖区35个省重点、198个市重点和十大建设项目、“330”企业(规模效益“30强”企业、高成长性“30高”企业和专精特新“30新”企业)的诉讼案件,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建立企业诉讼档案,定期将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诉讼情况向市委报告。
开通“绿色通道”,快速精准维权。全市两级法院立案、审判、执行等业务部门对今年年初以来受理的涉企案件开通“绿色通道”,逐案登记造册,全面排查梳理,对影响焦作市企业发展的各类合同纠纷、投融资纠纷等案件,快速立案、快速审理、快速执行。中站区法院建立了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所有涉企服务事项由服务中心平台统一受理、统一协调,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反馈信息。
同时,全市两级法院深入企业开展巡回审判活动,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就地以案说法,帮助企业减少诉讼成本;创新办案理念,将涉企纠纷纳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通过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协助调解、联合调解、委托调解等方式处理涉企纠纷,最大限度地实现“双赢”;积极落实司法救助措施,对资金短缺、经济确有困难的企业,依法缓、减、免缴诉讼费,慎重采用查封设备、冻结账号等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措施,确保企业正常生产。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涉企诉讼案件1969件,涉诉标的20.91亿元。
强化执行,司法为民,助力经济发展走“和谐路”
“我们要义无反顾地担负起转型发展的神圣使命,以强烈的担当精神、昂扬的斗志,在保增长、促发展攻坚战中实现更大作为、发挥更大作用!”8月11日下午,全市法院服务我市“保增长、促发展”暨涉市商业银行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正式启动,李玉杰带队亲赴焦作市商业银行作战前动员。自此,一场保增长、促发展对接十大产业,提供强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战役正式打响。
为维护金融秩序,有效降低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服务我市经济建设,市中级法院定于8月至12月,在全市组织开展涉焦作市商业银行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专项活动期间,市中级法院积极加强与公安、国土、工商等部门的沟通联系,综合运用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措施,最大限度保障涉诉企业的切身利益,帮助企业快速回笼资金。市中级法院执行局自8月份以来共受理市商业银行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案件88起,涉案总标的23.1亿元,已完全执结16起,执结标的3.4亿元;和解执行2起,实现债权3886万元;有5起案件已上网拍卖或变现资产,即将实现债权8492万元;评估、处置查封财产案件3起,总价为1.35亿元。9月13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姜继鼎曾对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批示:市中级法院依法处置商业银行呆坏账,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取得显著成绩,应予表扬!
“虽然我们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保障措施不具体、服务针对性不强、方法不是很多等问题。针对各基层法院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市中级法院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这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三个结合’,即结合走访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结合企业对法院所提意见建议、结合审判执行工作实际,要求两级法院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来,把工作举措落实到市中级法院党组的安排部署上来。”李玉杰说。为进一步做好保增长、促发展的服务和保障工作,确保活动不偏离方向、诉讼案件不失公正,10月19日,市中级法院再次召开党组会议,明确要求活动中不能给企业添麻烦、增负担,不干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同时要做到依法办案,确保司法公开、公平、公正。对下一步活动又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要主动征求企业对法院的意见建议,将服务和保障重心放在解决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涉法涉诉问题上,征求企业意见,明确专人负责,加快工作进度,依法公正审理涉诉案件。二要充分发挥司法建议的作用,主动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难题,积极予以解决,堵塞经营漏洞,为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必要时可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三要及时跟进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建立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针对企业反映的普遍性法律问题,为企业职工上法制课,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