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教育局党组 举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三次学习研讨会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多举措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是谁给孩子们上紧了发条
加强校企合作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教社专家莅沁开展“人教数字校园”应用培训
信息播报
李庄学校“三项建设”提升师生素质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是谁给孩子们上紧了发条
□李 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周,微信朋友圈的两篇文章引起了众网友的热议,一篇是《作业写到凌晨,15岁男生猝死课堂,父亲发文,深深忏悔》,另一篇是《鹤壁13岁女孩疑因学习差被亲妈打死,妈妈已被刑拘》。

  微时代,指尖轻点,我们把文章转发出去,叹息一声,流下两行泪,为孩子们痛惜一下,并转而忘于脑后,生活依然以它不变的节拍走下去。我突然觉得,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那么,今天的猝死和打死事件,依然会在明天或后天发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可能被一些家长以爱的名义扼杀了。

  据《作业写到凌晨,15岁男生猝死课堂,父亲发文,深深忏悔》这篇文章介绍,这个15岁的男生是南阳市十三中九年级的学生,平时学习非常勤奋努力,因心脏骤停倒在早自习的课堂上,等120急救车赶到时已无生命体征。据了解,这个孩子头天晚上写作业写到次日凌晨,6时20分起床后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孩子的父亲在追思文章中表达了深深的忏悔:面对孩子“每天睡眠少、学业压力重、学习太累”的状况,仍用“鼓励”的方式给其加压。可见,学业压力,已成为孩子的不可承受之重。

  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尚且如此。那么,高中生呢?不敢想。

  还有,小学生的学习轻松吗?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例:每周上5天课,天天回家先写作业,写得快的孩子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写得慢的孩子最少需要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才能写完。第二天,作业写得不好或者错题没有被家长改出来的孩子还会被老师罚写,有的孩子甚至是一边吃午饭一边完成被老师罚写的作业,更不要说吃完饭出去玩一会儿了。

  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这下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吧?但是,周末的作业也不少,还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有的孩子甚至一上午或一下午要上两个辅导班,周末就这样在写作业和上补习班中度过了。

  上面说的还是比较听话的孩子,即便他们心里有1000个不愿意,也仍然会按照老师、家长安排好的道路走下去。而那些成绩相对稍差或者比较顽劣的孩子呢?是不是就得像鹤壁那个13岁的女孩那样,因为学习差不小心就被亲妈打死了,这不是孤例啊!

  孩子从一出生就被抱到了人生的赛道上,这个赛道上只有学习没有其他,孩子们背着如山的课本,弓腰赛跑,家长、老师在背后擂鼓助威,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累得趴下去,还一个劲儿地喊:“站起来,继续向前跑。”

  是谁给孩子们上紧了发条?是谁给家长和老师上紧了发条?又是谁给学校上紧了发条?让他们变成了一个个永不停歇的钟表。

  劲儿大了,发条会断,钟表会停摆。

  那么,在发条拧断的前一刻,钟表停摆的前一刻,我们能不能停下拧发条的手,松一松、停一停,让孩子,也让我们喘息一下,进而思考一下:孩子们的未来,真的需要以命相搏吗?

  微时代,我们不能只学会转发和分享,还要学会改变:如果你是家长,能否少给孩子报一个班,不上名校又何妨;如果你是老师,能否少给孩子布置点作业,让他们能在蓝天下自由呼吸;如果你是校长,能否少给老师一些压力,不要给他们排名次,按成绩定奖惩。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松一松手,孩子们才可能身心健康,他们才有优秀下去的基础和资本,不是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