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 实习生贾定兴)无论大事小事,还是急事难事,到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去寻求帮助,这样的理念正逐渐根植于修武县广大群众的心中。如今,遍地开花的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不仅能办理民政救助、劳动保障、合作医疗等事项,而且还能帮助群众代办生育证、土地使用证、流动人口证、婚育证、涉农补贴、农村养老保险等原本需要去县城或者乡镇才能办成的手续。
今年年初以来,修武县以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为契机,以推进乡镇和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改进乡镇和农村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提升基层工作效能,建成了覆盖全县8个乡镇、1个工贸区以及187个行政村的便民服务绿色通道——乡镇、农村两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修武县梳理出了与农村群众密切相关的民政服务、计生服务、土地审批、合作医疗等涵盖行政审批、生活服务两大类35种161项便民事项,编印《修武县便民服务指南》,详细记录所有服务事项的承办单位、申报条件、办理程序、申报材料、收费标准、政策依据、联系电话等内容,做到代办员对重要事项能“一口清”,群众上门办事能“一眼清”。同时,积极拓展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将金融、邮政服务、就业、矛盾纠纷调解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事项纳入其中,满足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
近几年,随着该县台创园项目的推进,五里源乡东板桥村的土地基本上都流转了出去,农民如何就业成了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在做好村务工人员统计的同时,积极与周边企业协调沟通。年龄大身体硬朗的,介绍其去周边的海棠园等企业做些除草的杂工,一天也能拿个50元;家里条件允许的,介绍其在伊赛牛场承包牛棚养牛,并帮助他们与伊赛签订合同,一年可以收入四五万元,极大地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位于云台山景区内的岸上村,多数村民忙于旅游服务业。为解决山里群众办事不便的问题,村党支部书记、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代办员张幸军给全体村民建了一个微信群,村民有需要办的事,可随时发送到微信群里,张幸军看到后,会及时上门为村民协调服务。今年年初以来,通过他与相关金融部门协调,为村民争取贷款近600万元,有63家家庭宾馆得到了升级改造。
今年年初以来,修武县乡、村两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协调金融部门,累计发放农村小额担保贷款105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29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2370余万元,调解邻里纠纷事项894起,使广大农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不出村就能办成事办好事”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