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石中有“玉”的传言,近一个月来,泸州合江县南滩镇的河滩上热闹非凡。上千名村民开挖河道昼夜寻宝,河滩被挖得千疮百孔。记者将村民赠予的两块“合江奇石”带到了四川省地质矿产局113地质队矿勘院鉴定。高级工程师杜光荣鉴定后表示:这就是一般的石英,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仅如此,这所谓的“长江玉石”在泸州收藏圈资深人士看来不仅一文不值,更像是当年炒作的一次重演。
(据《华西都市报》)
原本一文不值的石头,却被传为所谓的“玉石”,引发众多村民下河淘宝,将河滩挖得千疮百孔,积攒了一大堆石头,最终却见不到买家,只能囤积在屋内。村民们为石而狂,源于11月12日的一场石头交易,有村民卖了4000多元的石头,成为淘石致富的源头,引发了一场疯狂的淘石热潮。
显然,“疯狂的石头”背后是疯狂的欲望,村民被赚钱的故事吸引,毕竟这是无本万利的生意,只需要花点时间和力气,下河淘到宝贝卖掉,就可能一夜暴富,岂不是一条致富捷径?而且,有卖石头的例子在前,村民亦有亲眼目睹,至于传言描述的暴富故事,更是非常诱人,“有人卖了玉石买了小车,有人卖了几十万元”,言之凿凿,虽然没有点出真名实姓,但这种朦胧感却更加吸引人。
村民缺乏地质知识,并不清楚这种“玉石”的真假,只是受到暴富传言的诱惑,才下河疯狂淘石,希望自己也能走运。而经过专家的鉴定,“玉石”只是普通的石英石,并没有特别之处,“疯狂的石头”可能是一出幕后炒作,不良商家以低价收入类似石头,回去加工制作后,以石中有“玉”的噱头获取高额利润。收藏家也现身说法,以自己的惨痛经历,揭开“疯狂的石头”的背后黑幕,劝告大家小心谨慎,不要再被蒙骗上当。
类似“疯狂的石头”的暴富游戏,在很多地方上演过,戏码也如出一辙,都是利用民众追求一夜暴富的心理,瞄准人性的弱点,编造各种暴富故事,顺便将东西炒起来,吸引不明真相的人参与进来,这些人最后不仅没有实现发财梦,反而成为“接盘侠”,经济损失惨重。
“疯狂的石头”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前面炒得再热闹,价格抬得再高,最后总要找到接手的,才能顺利脱身,而接到最后一棒的,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可见,这其中的猫腻太多,普通人弄不明白,还是不要轻易涉水,以免被忽悠上当,赔了夫人又折兵,那才是真的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