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村干部勇闯“评议关”
市政协召开月协商座谈会 围绕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协商议政
市委第二轮专项巡察工作昨动员部署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发 掘
中电建协专家组莅焦 指导丹河电厂项目创优工作
新媒体时代,我们还需要新闻纸吗?
市委书记开微店
斩断靠“不作为”“慢作为” 谋私利的黑手
关于对三起不配合巡视巡察工作案件 查处情况的通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媒体时代,我们还需要新闻纸吗?
□筠 溪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近日在“新闻时评”版刊发《领导干部要保持读党报好传统》一文,引起广大读者关注,打开了大家“为何要读党报”的话匣子。其实,不仅是读党报问题,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的“醒世恒言”,也让人重新思考,该如何平衡数字阅读与纸媒阅读之间的关系,又该如何看待读报问题。

  观点的碰撞是积极的,严肃的思考是必要的,因为网络阅读对大众生活的渗透已从推送内容延伸到人们阅读习惯的养成。让数字阅读代替纸媒阅读,就像研究生告别图书馆,整日利用网络写学术论文一样荒唐、可笑。有人说,新媒体是适应时代的资讯平台,对其指手划脚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诚然,新媒体并无“原罪”,如果说有问题的话,只是人们对数字阅读的过度依赖罢了。

  现代人更倾向于通过画面、图像、声音、光电等形式接受信息,很多人认为这很正常,变化的只是阅读形式,而不是阅读内容,只要能更便捷地接受信息,何乐而不为呢?对此,人们或许忽略了一点:新媒体上的文章风格自成一家,娱乐化倾向是其抓人眼球的利器。所以,就新闻内容而言,数字阅读绝不是“新瓶装旧酒”的问题,它有独特的视角、倾向与审美,给人的感受也是独一无二的。消遣式阅读只适用于消遣,汲取心灵的养料还要靠有“质感”的纸媒阅读。

  人有六个阅读层次,前三个信息、刺激、娱乐层次,能满足人的初级精神需求,可以用“看”来解决。而后三个知识、思想、审美层次,才能满足深层精神需求,只看不行,还要想。新媒体的特点是信息海量、娱乐刺激等,而缺陷是信息过载、“娱乐至死”,使人虽有所警觉但又难以自拔。

  新媒体时代,我们还需要新闻纸吗?答案是确定!每个人在这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位置,而每个群体都有对应类型的报纸。机关报、都市报、专业报都是针对特定人群的刊物,每天从海量的信息中“剔骨存精”,丰富的栏目、深度的报道、严肃的态度是新媒体无法替代的。正如《羊城晚报》编辑部向读者承诺的那样,纸媒报道要成为网上之源,而非网媒之流;对于纷繁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存精;陈言去之,流言止之;在有限的篇幅内,凝聚精品,让读者开卷有益,开编有悟。

  “手机上啥都有,您真的还需要一张原生新闻纸吗?”前不久,《东南商报》致广大读者的“一封信”,为读者订阅报纸给出了三个厚道理由:如果家有孩子,请订报纸。因为和新媒体相比,报纸是很适合孩子的资讯来源,因为其信息全面、安全无害、语言更规范、公正客观,各种信息像营养套餐一样搭配合理,是孩子通往书籍阅读的台阶。如果家有考生,请订报纸。报社从不押题,但每天都报道社会热点、民生问题,刊发新闻评论,引导公众舆论,而受考官青睐的大多是考生接地气、重实例的答案,受过报纸“锤炼”的考生,没有理由考不出好成绩。如果你享受生活,请订报纸。报纸有关于各类社会事件的多维度报道,一张有角度、有温度、有深度的图文并茂的原生新闻纸,适合您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或睡前温暖的床头慢慢地读,细细地品。

  对于热爱阅读的民族而言,读报不仅是一种阅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