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海相识缘于书友们的一次雅集。其实,我与先生神交已久,或许是拜读过他文采飞扬的诗文,观赏过他剑气森然的书法,抑或是欣闻其耿直率真的人品、敢为人先的勇气,早已令我折服倾心,欲交往之。
朴实的衣着、清癯的面容、睿智的眼神、十足的书卷气,是他给我的最初印象。尽管头上挂着不少名号——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兼正书委副主任、焦作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等,但他依旧称自己只是个农民。
古温沃土育俊儒
1964年,张文海生于温县一个布衣柴门之家。这片古温沃土培育了他,为他润入了缕缕情愫、丝丝灵气。初中毕业后,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张文海从浪漫的“理想国”回到了现实的土地上。张文海自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浑噩度日,岂不等于庸碌一生?有理想就有希望。黄河岸边的荆榛,绊不住他开拓的双脚;躬耕农田的生活,锤炼了他不甘沉默的性格。1985年秋,张文海节衣缩食,参加了我国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在郑州创办的中华钢笔书法函授中心第一期培训,半年系统训练,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从此,他迷上了硬笔书法艺术,一发而不可收。
船击水走,张文海此后相继参加了“北京人文函授大学”文学系和上海、浙江等地的毛笔、硬笔书法函授班。1987年,到郑州拜访了仰慕已久的庞中华后,张文海更坚定了矢志艺术、立志成才的信念。“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冬秋”。为了逐梦书法艺术,他守凄一隅,伴冷月一弯,临唐楷,习汉隶,浸淫艺海,伏案苦耕,虽不及古人“笔成冢,墨成池”的苦心砥砺,但也常是“误入藕花深处,沉醉不知归路”。书痴文必工,艺痴技必良。他的硬笔书法日渐精进,颇具功底,1988年在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中3次获奖,庞中华聘请其到中华钢笔书法函授中心任教。张文海由此走向全国硬坛。
艺痴技良天不负
到郑州后,他兢兢业业,广结师友,认真钻研教学艺术,临习了大量古代名家的精品法帖,不断拔高自己的艺术坐标。自1990年以来,他已35次蟾宫折桂、10多次担任全国硬笔书法大赛评委、组委,作品流传到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并被部队、厂矿、寺庙、博物馆、学校等单位珍藏。
多年来,他分别在《中华硬笔书法报》《书法报》《郑州晚报》《大河报》《河南日报》《焦作日报》《书法导报》等40余份报刊上共计发表近200篇作品和诗歌散文,书法论文获1995年全国硬笔书法理论研讨会论文奖,先后被邀请担任20多次全国硬笔书法
大赛和工具书评委、组委、编委之职。他的简历和艺术成就被收入《中国当代名人大典》《中国硬笔书法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名人录》《国际硬笔书法家大辞典》等几十部书中,并被多家媒体做专题报道。
1991年,应时代文艺出版社之约,张文海编写的第一本钢笔字帖《汪国真诗歌散文钢笔书法》在全国出版发行,两个月内,市场告罄,加印数次。继之,他又书写出版了《三毛小语钢笔字帖》《中小学生成语钢笔字帖》等数十个专集,庞中华给予他很高的评价。1997年,张文海将多年创作并在全国各级报刊上发表的60余首诗歌和他对硬笔书法艺术思考的《瀚海心言》百余则,诗、书、文三而合一,出版了《楷行隶三体钢笔字帖》。此书有他对艺术的思悟,有对名山大川的感怀,有对祖国的赤心陶咏……千情万感,化与八法,凝与字中,品其诗,赏其字,读其文,仿佛能让读者听到张文海心灵与笔尖琴瑟共鸣的深情合唱。
黄石公在《素书》里说:“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多年致力于硬笔书法教育,张文海的弟子多次在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中摘金夺银,他也被《青少年书法》杂志授予全国优秀书法辅导教师荣誉称号。多年来,他先后应邀担任了中华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日友好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被国务院任命为高级书写员,被中国文化部、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授予首批全国优秀中青年硬笔书法家荣誉称号。著名书法家田英章先生誉其为中国硬坛不可多得的人才、中国硬笔书法界代表性人物之一。
硬笔艺术润故土
1994年,张文海和多位艺术家组织成立了温县硬笔书法研究会,他担任首席顾问,为家乡的硬笔书法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作为山阳硬坛领军人物,张文海不辞劳苦,殚精竭虑,于2011年冬牵头成立了焦作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河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及全国数十家团体和个人发来贺电。随后,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凝心聚力发展焦作硬笔书法事业,张文海和同道书友自筹基金,筹划了首届焦作市硬笔书法大赛。2012年5月1日,“喜迎十八大明星体育商行杯”焦作市首届硬笔书法大赛颁奖大展仪式在焦作市博物馆举行,本次大赛自1月开始征稿至3月底截稿,共收到8092件作品,评审委员会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评出获奖作品253件,展出包括获奖作品和全国名家贺作400余副,受到了各大媒体和社会各界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2年8月,张文海和协会成员赴修武参加云台之旅——焦作·廊坊硬笔书法家联谊会,各位书友登名山娱情,临清流挥笔,相互交流,共同切磋,互赠作品,为兄弟协会交流学习树立了榜样。
2014年5月5日,由焦作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中共武陟县委宣传部、焦作日报社摄影美术编辑部主办,武陟县教育局、武陟县文联、共青团武陟县委等单位承办,焦作市宜居置业有限公司提供赞助的“翰林国际杯”焦作市第二届硬笔书法大赛颁奖仪式成功举办。自3月18日开始征稿,至4月18日截稿,一月间,大赛共收到全市来稿8238件,并创参赛人数新高,最大参赛者74岁,最小参赛者6岁,经协会组织严格评审,评出成人组和学生组一、二、三等奖共36名、优秀奖81名、团体组织奖23名。本次大赛亮点纷呈,夫妻获奖、父女获
奖、孪生姊妹获奖,真草隶篆、长卷条幅,书体俱全,洋洋大观……本次大赛代表了我市目前最高创作成就,是对我市硬笔书法队伍整体实力的一次检验,通过比赛发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让世人看到硬笔书法艺术在焦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通过两次比赛,该协会不断发现硬笔新人,培养中坚力量,发展硬笔事业,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极大地激发了焦作市广大书友的学习热情,在怀川大地掀起了新一轮的学书热潮。
为促进硬笔书法艺术交流、展现焦作人文风采,该协会在中国硬笔书法在线、中国硬笔书法网、中国硬笔书法江湖等网络平台,不断推出各种主题的硬笔书览,得到了各地书友的广泛称赞,好评如潮。
张文海,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逐梦硬笔书法的寻道者。“纱窗日落渐黄昏”,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张文海总是沐浴焚香,静心拂尘,闭门谢客。他持香茗一杯,管笔在手,敬视古帖,如对至尊,潜心临摹,一头扎进黑与白的世界,不能自拔。他把魏晋的古雅气息、墓志的厚重质朴、宋元的灵动可人,幻化为绕之至柔,全然不顾世间尘境,用一颗朴素之心与千年书家神交偕游。书法先贤的萧然书风和扛鼎之气无时无刻不激励他如达摩面壁、老僧悟禅。
“三寸硬笔吱吱唱,情随线条漾。千感万情发于心,字字溢衷肠。自信人生二百年,艺海潇洒弄潮忙。唤起同胞声威壮,国粹艺术,共弘扬……”祝张文海在硬笔书法之岳再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