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时针指向10时,网友@大脑门儿王迅速关上电源,收拾好行李和父亲一起走出家门。这天是周日,他要送前来看望他的父亲去郑州。几小时前,他预定了焦作至郑州的火车票。从家到焦作火车站40分钟肯定能到,@大脑门儿王在心中默默计算着时间,不用排队买票,直接刷身份证就可以取票,赶火车绰绰有余。这样的事情放到几年前,@大脑门儿王想都不敢想。“那时买票需要去火车站排队,运气差点儿可能就买不上票。现在郑焦铁路开通后,去郑州真是方便多了,而且通过手机买票更是节省了排队的时间”。
这是@大脑门儿王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的故事。
即将过去的“十二五”,南水北调通水、城市水系建设逐步完善、郑焦铁路开通、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一项项改革成果标志着我市的发展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生活质量有新改善,更多人的“幸福感”正由梦想变为现实。
正如网友@飞在大川下的花朵在参与焦作日报新媒体中心发布的“您对焦作这五年的哪些变化印象最深刻”投票活动中所说的那样:“五年一大变,越变越好看!焦作我爱你!”截至记者发稿时,郑焦铁路开跑、省运会成功举办、南水北调通水、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排在“您对焦作这五年的哪些变化印象最深刻”投票活动的前四位。其中,超过一半的网友对郑焦铁路的开通印象最深刻,有15%的网友最关注省运会举办,11%的网友关注南水北调通水。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市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对每一位市民来说,回首“十二五”,不仅是看焦作的宏观变化,更是感受、分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近日,本报新媒体中心推出了《我看“十二五”》栏目,希望通过“十二五”期间普通人的身边故事,从侧面折射、展现、记录焦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