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前,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上的琼台村,不知从哪儿来的“善男信女”,拉了一拖拉机的小动物来这儿放生,有狐狸、有浣熊、有貂,少说也有成百上千只。这些被人一放了之的小动物,并不像放生者所想那样“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仅仅一周时间,就因水土不服死掉相当一部分,部分幸存的动物,更搅得当地村民鸡犬不宁。对于如此“行善”,你怎么看?
【观点1+1】
@楷模开幕:野生物种逐年减少,有的濒临灭绝,爱心人士放生一些稀有动物,应该有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动物的美好心愿。那么,好事就应当办好,首先要有科学合理的观念,并且掌握动物生存的基本习性与环境是否适应等情况,否则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好心办坏事,但愿放生人士有爱心更讲质量。
@平凡一老兵:爱护动物,释放爱心,放生是人们的善良之举。但是要达到真正的目的还需学习动物生存的基本知识,科学放生。否则,就会白白浪费资源,达不到放生的目的,还会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细数青山望蓬莱:放生应该尊重科学。在我们这里,经常有人往湖里投放一种龟,结果造成湖里的鱼类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放生本来是善心使然,如果缺乏科学知识,可能就会引发一些与行善本意相抵触的结果。
@曲微丹:放生不是任性,放生的初衷可嘉,但是也要注重技巧,以免因自以为的慈悲,使小动物失去生命,那样就有违放生的本意了。
@苏懿谅谅谅:凡事只有细细甄别,选对时间与场合,才能让行善变成厚德。
@龙腾四海112:放生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提醒那些喜欢放生的人们,放生前一定要深入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最好向当地林业部门咨询。否则,盲目放生,不仅不能发挥放生的本意,还会让当地居民揪心。
@落雪怎无痕:如果不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就盲目放生,容易造成两败俱伤的恶果,这其实是一种伤害。
@kellykeron:如今,不少放生只是着眼于“放”,至于会不会“生”,就没人去关注,这岂不是一场胡闹?所以,必须科学放生,才是对生命的真正尊重。
@秋泉12:对生态的无知,才酿成了善意变恶行。对动物有爱心,施之善举没错,错的是太主观、太盲目。打着善意的旗号,实则与杀戮无异,但愿喜欢放生的人士在放生之前多去咨询一下相关动物专家,别好事没做成,却招致怨恨与骂名。
@看新闻长知识: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生活环境,不是有善良之心就能随便放生动物,放生也要讲科学,不然好心办了坏事,既伤了别人也害了动物。
【下期话题】
“超载”的爱心
8年前,为帮助贫困学生,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中心校在网上发帖,希望网友能为孩子们捐赠一些御寒衣物,很快,爱心衣物就从四面八方寄来,为学校解了忧。8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一直没有停止,学校收到的衣物越来越多,这却让学校犯了愁。一方面是来自全国各地源源不断的爱心,另一方面却是因信息不对称造成了衣物过剩,让学校陷入新的烦恼。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