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秋 见习记者翟倩倩)“同学们注意了,你购买的《新概念英语》有可能是盗版的!”11月23日,市中级法院在河南理工大学公开审理13起《新概念英语》系列图书侵权案件,200余名学生旁听了案件庭审过程。据了解,法院巡回审判进村镇、进社区、到监狱并不少见,但此次市中级法院把知识产权真实庭审现场“搬”进校园尚属首次。
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新概念英语》系列图书可谓家喻户晓,长期以来,其发行量在外文图书市场占很大比重,但随之而来的盗版书也不断增多。此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将我市辖区内13家图书经销商告上法庭,要求每家承担8000元的经济损失和为制止侵权产生的合理开支1100余元。
庭审中,原告、被告双方唇枪舌剑,就案件事实展开激烈辩论。审判长在充分保障双方当事人各项诉讼权利的基础上,巧妙控制庭审节奏,引导当事人在争议焦点的范围内充分质证,使法律逻辑和事实逐渐明晰。旁听席上,许多学生听得分外认真,不时低头记录要点。
河南理工大学法学系大三学生李家名兴奋地说:“法律从苍白的纸上一下子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将法学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我们加深了对法律实务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我们对法律专业学习的兴趣。”
“此次市中级法院进校园开展知识产权巡回审判,不仅使大学生近距离地感受真实的法庭现场,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知识产权法治素养,营造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河南理工大学人文政法学院副教授何红乔说。
知识产权审判是人民法院以商标、著作权等案件为主要审理对象的审判活动。多年来,市中级法院十分重视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早在2002年就设立了民事审判第三庭,专门审判知识产权案件。今年年初至今,我市已受理知识产权案件49起。
担任此次案件审判长的市中级法院民三庭法官路林告诉记者,从我市的情况看,知识产权案件呈现数量逐年增多、类型多样化、标的总额较小、知名品牌(企业)维权意识强等特点,在法院受理的案件中,当事人起诉请求的数额大部分在1万元左右,且对法院判决的认可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