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安市质监局发布消息称,《西安传统小吃制作技术规程牛羊肉泡馍》等五项推荐性西安市地方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起草,从即日起至12月15日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此消息一出,很多人担心那些被“标准化”后的传统小吃原味不在、鲜明的地域乡土气息无法保留。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看新闻长知识:传统小吃有很多风味,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口味,所谓的行业标准化如果把食材和配料都规定了,如何体现美食的多种风味,一点意义都没有,其实有关部门只要做好卫生监督和价格定位就行。
@工程师-作家-湖南女子学院张闻骥:标准化应该从食品安全着手,而不应用标准化限制传统小吃发展的脚步,否则传统小吃会失去原来旺盛的生命力。
@常睿评:不同的客户群体,口味肯定不同,有的愿吃咸,有的愿吃甜,萝卜白菜各有所好。地方小吃保持多样性的口味,可以适合不同客户群的需求,如果统一制作技术,其乡土气息会丢失,所以还是顺其自然好。
@暖暖小月儿:我觉得小吃标准化有必要,根本不会缺少当地特色和乡土气息。小吃做法比较简单,也没有什么特殊技艺需要传承,标准化可以规避短斤缺两的风险。如今大饭店都想方设法留住顾客,小吃更要做得可口,做得有情怀,才能赢得顾客。
@单建华江苏: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拼命管。相关部门应该维护市场良好秩序,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给风味小吃制作技术规程实属画蛇添足。小吃魅力在于味道的多样性,千篇一律,反而害了当地美食,再说时代在变,传统美食也在变。
@飞翔的砂漏:我在西安生活过一段时间,很爱吃羊肉泡馍,吃过很多家店的羊肉泡馍,感觉各家店有各自的独特口味,最有名的老孙家羊肉泡馍我反而不怎么爱吃。这说明众口难调,无法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制作,如果真统一了,势必会流失大批忠实的客户,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影响。
@不知潇湘在何处:传统小吃是一种带有地方特色、乡土气息和独特风味的食品,其工艺和操作流程各有特点,所以才个性鲜明,如把制作技术都统一了,表面上叫规范,其实就是复制,是以标准化的名义扼杀了传统小吃。
@奥格了:羊肉泡馍是陕西地方传统小吃,既然是小吃,就应该体现多种多样的口味,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比如,有的喜欢多放辣椒,有的喜欢少放点辣椒,还有的喜欢放点胡椒粉。都统一了,还有啥特色可言呢?
@细数青山望蓬莱:传统小吃“标准化”值得肯定。“标准化”正是为了保持传统小吃原味不走样。现在,有的小吃挂着当地名吃的招牌,制作过程中却偷工减料。有了标准,有的商家不执行不要紧,关键是让大家心中有数,知道什么样的小吃才是标准的。职能部门可以硬性规定,凡是经营传统小吃的商家,都应明示传统小吃制作技术规程。
@老吕飞刀:传统小吃就应该具有地方特色、个性鲜明。如果都是千篇一律“标准化”,每个店家的特色和原汁原味又从何说起?将直接影响店家的生意。
【下期话题】
母亲能不能在公共场所哺乳
近日,北京地铁上,一位母亲在哺乳时被拍下,@北京往事网站发微博称:“公共场所注意举止,不要裸露性器官,你在地铁上这个样子真的好吗?这里是北京的地铁,不是你们村的公交车,你这么做真的好吗?”对这事,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