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赵向东、吉东风、王坤)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管理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市住建局坚持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特殊群众生活条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狠抓城市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截至目前,市区主要街道共铺设227公里盲道,占城市道路总长度的90%以上。
为把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管理这一民生事项做实、做到位,市住建局党组要求,在市政工程建设无障碍设施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服务民众”的理念,以构建和谐社会、关爱困难群体、保障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根据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的有关要求,不断加强城市人行道无障碍设施改造和管理,切实提高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社会特殊群体的幸福指数。
认真贯彻国家住建部《关于贯彻实施〈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若干补充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规定全市新建、改建城市道路、公共建筑、住宅小区,必须按《规定》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
明确要求对未执行《规定》的工程不得验收,强化督导检查,对违规行为强令进行整改。2001年至今,我市加强对民主路、解放路、丰收路、站前路、塔南路、山阳路、普济路等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和人民路、龙源路、文汇路、中原路、映湖路等城市道路新建工程的日常监督检查,要求按《规定》进行设计建设,满足残疾人的出行需要。
狠抓源头,把好设计审查关。对我市施工图审查机构提出明确要求:对审查中发现未按《规定》要求进行设计的,坚决要求设计单位进行修改,直至符合《规定》为止。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自2001年创建国家旅游城市开始,考虑到残疾人的出行需要,在主干道的人行道改造和新建道路时,按照国家要求,在人行道中增设盲道。按照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标准要求,通过10余年的建设改造,目前已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与标准化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是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盲道破损和被占用的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机动车占用人行道现象十分严重。下一步,市住建局希望我市建立健全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规范性文件,确保无障碍实施的维护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把无障碍设施管理维护纳入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我市无障碍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探索多种途径,加强对已建无障碍设施的管理;加大对已建无障碍设施的监管力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提出问题及改进意见;积极配合城管局及交管局等相关部门对占用、损坏无障碍设施的现象进行整顿,确保无障碍设施的正常使用,为广大市民特别是困难群体提供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