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到底有多少焦作本土企业有创新能力?这显然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而这正是焦作产业转型的关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新常态下,必须摒弃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外延式增长道路,只有走上创新、集约、内涵式的增长道路,才能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因此,我们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培育新业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新业态对应新常态,首先体现在一个“创”字。多种迹象表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催生的电子商务、物流金融、互联网金融等一批新业态,正在带动农业、提升工业、革新第三产业,覆盖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成为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发动机”。
拿当前暂遇“寒冬”的焦作制造业来说,加快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正是产业链向高端延伸的战略要求。然而,由于诸多跨国公司控制了高附加值的服务环节,把制造环节转移给我国,致使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焦作的生产性服务业更为薄弱,这也是造成我市制造业附加值低的深层原因。因此,焦作欲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应该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作为第三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逐步从制造环节向两端延伸,一端向研发和设计延伸,一端向营销和服务延伸,从而提高我市在全国乃至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
当服务业遇上互联网,变得一切皆有可能,动动手指,可以在手机上购物、订餐等,享受各种方便快捷的服务。在此背景下,我市现有传统商业综合体能否转变观念,主动嫁接新技术转为新业态,是能否具有良好支撑点的关键。商业综合体本身的蓬勃发展也为其他行业留出了空间,比如新兴的社区商业地产,可以不是简单的小区门面房,而是开发商自持甚至是业主众筹后产生的新业态,既可以避免与庞大商业综合体之间的正面碰撞,也能消解网络购物带来的影响。这些思路值得本土零售行业和地产商探索。
除此之外,异军突起的焦作旅游、基础不弱的焦作物流等现代第三产业,如能加快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必将“老树发新芽”,走向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