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付凯明)12月4日下午,示范区召开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工作会议,贯彻全省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省关于做好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部署要求,分析全区环境保护工作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
就下一步着力抓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和年度各项任务推进工作,会议提出了要求:
强化扬尘污染管控。一是抓好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管控。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施工工地、混凝土搅拌站等各类工地的监管,真正落实施工工地全围挡等“六个百分之百”措施。同时,建筑施工工地停止开挖、回填、场内倒运、掺拌石灰、混凝土剔凿等土石方作业,停止城市建筑拆迁、建筑工程配套道路和管沟开挖作业。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工程由于目前城区供暖需求的特殊性,在采取Ⅱ级应急减排措施中可以先不停工,但是在施工中必须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措施。二是强化城市道路扬尘治理。城管部门要全天候控制城区道路扬尘,实现“每天清扫、全天保湿、三天一洗”的工作目标。同时,城管部门要会同交警部门作好渣土运输车辆的监管,杜绝车辆带泥上路及道路遗撒。带泥上路问题目前较为突出,车辆带泥上路给后面道路清扫冲洗带来很大压力,城管部门除了加大处罚力度外,还要会同交警等部门研究管用的措施,坚决刹住带泥和不覆盖车辆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的歪风。
强化减排措施落实。以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及停产限产、散煤管控、煤质监督为重点,加强监管,多措并举,切实把污染排放总量降下来。一是完成控煤任务。发改局要督促调度好重点燃煤消耗企业的耗煤,对超过控煤减排指标的要落实停产措施,确保完成全年控煤减排指标,保障“十二五”期间总量减排任务的完成。二是强化燃煤煤质管控。重点燃煤企业必须使用含硫率低于0.5%的优质低硫煤,型煤加工企业必须添加固硫剂,对未落实这些措施的企业要综合采取曝光、列入黑名单、处罚、限产停产等措施。三是加快燃煤锅炉拆改。市里印发了燃煤锅炉拆改通报,示范区整体完成情况较好,受到表扬,但是各乡镇(街道)仍存在着在册和不在册的燃煤锅炉未拆改到位情况,需要再加大工作力度,拆改到位或者停止使用。四是加强燃煤企业限产停产监管。国土建设环保局要加大对工业企业废气污染防治的监管力度,对存在大气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一律先停后治、严查重处。
强化机动车污染管控。要加强执法,综合施策,有效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一是限制黄标车上路。城市建成区全时段实施黄标车限行,危险物品车辆、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车、拖拉机等高排放车辆昼夜全部停驶,交警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查处力度。二是严格机动车通行管制。除城市运行保障车辆外,实行大型货车、工程渣土车和过境货运车区域限行。三是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务车辆停驶30%。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财政局要落实好此项工作,交警部门要做好上路查处工作。四是鼓励低碳出行,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公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强化面源污染管控。露天焚烧严重污染大气、社会影响恶劣,相关单位要一以贯之地抓好禁烧工作。一是严禁秸秆焚烧。农办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对堆放在田间、地头、路边的秸秆进行集中清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切实减轻因各类露天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二是杜绝垃圾焚烧。城管局、各乡镇(街道)要加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力度,将树叶、杂草、垃圾等一并纳入禁烧范围,组织有关人员对城区内各类露天焚烧行为进行全天候巡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尤其是针对城市居民焚烧垃圾问题,各乡镇(街道)要负责禁烧工作,充分发挥社区管理功能,建立巡查联控机制。各乡镇(街道)都要建设几个试点,成熟后全区总结推广。三是控制油烟污染。城管局要做好城市建成区内禁止露天烧烤工作。国土建设环保局、食药监管局、卫计委、工商分局要监管好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的餐饮单位停业整顿。发改局、国土建设环保局要加强对排放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的环境监管,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停止喷涂、喷漆等工序作业,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