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村级矛盾调处的“武陟实践”
便民服务推进的“马村追求”
徐衣显到温县 武陟修武调研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闭幕
博爱县“抓早抓小” 防基层干部违法纪
图片新闻
今日看点
郑州将安排专项资金 扶持林业产业项目建设
安阳用100万元无息借款 助力青年创业
山阳区:阔步迈向教育名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便民服务推进的“马村追求”
本报记者 付凯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1月25日,在深圳打工的马村区冯营街道东苑社区居民陈富波、宋巧娟夫妇急需到区里开具一份证明材料,可家里只有年迈的母亲一人,她还行动不便。无奈之下,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电话打到东苑社区居委会。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仅仅隔了一天,这份盖有计生、民政等多个部门印章的证明材料就寄往了深圳。

  这是马村区深化“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大力推进便民服务的一个缩影。

  窥一斑而知全豹。覆盖城乡、高效便捷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以民为本、切合实际的多样化服务模式,已成为马村区便民服务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200米便民服务圈”、“1+10”党员联户工作制、“社区夜话”、便民服务卡、家长学校等是这张名片上的点点星光。

  织好网络,便民机构遍地开花。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的便民服务能力,马村区通过强化基层组织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努力构建区、街道、村三级党群综合便民服务体系,并强力推进基层便民服务工作制度建设,真正实现让便民利民服务落实在基层。目前,全区7个街道已全部建立便民服务中心,78个村(社区)已初步建立便民服务站。

  “带着感情解好群众的每道难题。”这是该区便民服务机构的服务宗旨。在便民服务上,该区各级便民机构大力实施“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努力做到为民服务零距离、服务事项全对接,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不方便的问题。

  该区马村街道阳光社区矿工家属较多,且部分楼院没有通上天然气,居民只能靠烧煤做饭、取暖,一些没有烧完的蜂窝煤被扔进塑料垃圾箱,久而久之,垃圾箱破损、丢失严重,居民将垃圾随意丢弃,楼院脏乱不堪。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阳光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佳积极与河南能源焦煤集团中马矿协调,矿上赞助了水泥等材料,社区的退休工人、党员干部齐上阵,修建了25个水泥垃圾池。如今,臭气难闻、垃圾遍地的现象一去不复返,每天还有保洁员定时收集、清运垃圾,群众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体恤民情,跟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民思我想,民忧我解,民需我做,民难我帮。”这是马村区便民服务的口号,更是该区各级便民服务机构的实际行动。

  “俺村包联干部史保国全程服务,帮俺办理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手续。过去群众办事自己跑,如今变成了干部跑;过去群众有事找干部办,如今变成了干部帮群众办,干部成了我们的朋友、亲戚。”该区待王街道待王村村民赵桂芳逢人便夸村干部服务好。

  为服务好群众,待王街道全面推行“1+10”党员联户工作制度,要求辖区全体党员每人分包10户群众,每人确定1-2户重点户,认真当好联系群众的“四大员”,即宣讲员、调解员、帮扶员、组织员,及时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该区马村街道丽园社区搞了个“社区夜话”,不管大事小事、家长里短,居民们都会在每个月一次的“社区夜话”上畅所欲言。街道干部谁办的实事多、谁和群众贴得最近,谁解决问题不给力、有拖延现象,全部交由群众评说。同时,群众无论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在会上提出,社区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限期解决。“夜话聊天,让社区干部和群众成了一家人。只有真心向群众敞开门,百姓的呼声才能听得明白、听到心里去。”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成花说。

  巧干实干,创新模式最大限度服务群众。在冯营街道,提起“200米便民服务圈”无人不夸。

  何为“200米便民服务圈”?这是该街道结合辖区实际探索出的便民服务新模式,即以200米为半径,将每个社区划分为若干个区域,由社区人员率领志愿者,上门为需要帮助的居民提供家政、代办、矛盾调解、困难帮扶等各类服务,实现有困必帮、有难必解。目前,该街道已在两个社区建立便民服务圈6个,累计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210余次,深受群众好评。

  眼下在马村区,各街道村庄(社区)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便民服务工作。

  创新服务平台。各个村庄(社区)纷纷建起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医疗卫生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等。同时,一些村庄(社区)还积极探索特色关爱形式:聘请心理咨询师,疏导居民心理;开“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办法律援助中心,挽救“问题孩子”……

  创新服务机制。全区各街道村庄(社区)先后制定联系服务群众、议事协商等制度,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矛盾协调会、事务听证会等;推行“一站式”“代理式”“网格化”“信息化”四项服务机制;群众有突发事件和矛盾纠纷必到,对孤寡老人、困难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必访。

  党员干部与群众的感情深了,党群关系才有牢固基础,社会才能和谐。

  据了解,今年年初以来,马村区各街道村庄(社区)科学决策各类事项362项;三级便民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5326人次,为民办事4563件;三级矛调中心共排查矛盾纠纷577起,化解563起,化解率达97.6%。

  “百姓口碑大于天,服务群众无终点。我们要在服务群众的新常态中凝聚民心、在干事创业的新常态中展示作为,为建设富裕、美丽、和谐、幸福的新马村汇聚强大的动力。”马村区委书记翟耀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