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日前,一位家长带着2岁大的孩子来到市中医院人民路院区,找儿科专家、副院长李小荣看病,经过一番望闻问切,李小荣给孩子开了几服中药。可是,拿着药方,家长有些嘀咕了:“这中药煎煮麻烦不说,孩子能喝吗?”看着家长犯难,李小荣赶紧告诉她,这是中药配方颗粒,不仅药效稳定、不用煎煮,而且小袋包装,服用便捷。
其实,李小荣说的中药配方颗粒,就是市中医院人民路院区同仁堂药房与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合作,最新引进的中药颗粒智能调配系统。这套系统集先进的控制技术、网络技术于一体,采用流水线方式,按照医生中药饮片处方所需的中药用药剂量、药味、剂数等配方参数,完成中药配方颗粒药品的识别、称重、计量、配药等动作,完全取代了传统手工抓药、称量、调配及封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药配方颗粒智能调剂过程。而且,这套系统配好的药品,全部采用颗粒化、快捷包装,可冲泡服用或直接服用,从根本上免去患者及家属煎药的麻烦。该系统以独特方式计量各味中药,发放一服药只需几分钟,既避免了以往人工方法容易出错的问题,也极大地节约了患者等候取药的时间。据该院测算,使用这套系统调剂出来的每服中药的价格与目前的市场价格相差无几,住院病人因报销比例问题,承担的费用可能更少一些。
据该院同仁堂药房负责人介绍,中药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中药煎煮费时耗工、口感不好、携带不方便的诸多问题,让大家敬而远之。不仅如此,在中药药剂层面,中药也有药材易霉变、易虫蛀等缺点;在药房管理方面,中草药调剂时存在的损耗和差错等,令人十分困扰。值得一提的是,从医疗层面说,由于设备技术问题,导致很多优秀医生积累几十年的验方无法生产、应用。这次市中医院引进的中药颗粒智能调配系统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特别是对单味中药进行的“全成分”工艺,继承了传统中药先煎后下、文火武火等不同的煎煮方法,把汤剂的成分全部转移到配方颗粒中,不仅没有降低药效,而且药效还比传统煎煮方法更加稳定。
据了解,自该院中药配方颗粒应用临床以来,已经得到各科主任的普遍肯定,称其与传统汤药的临床疗效一致,甚至某些方面高于传统汤药。许多患者也表示,这种新型中药太方便了,服用的时候和冲热饮没什么区别。该院中药专家表示,中药配方颗粒可适用服用量小的儿童患者、生活节奏快捷的年轻患者、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方便煎药的一般患者。
下图为药房工作人员在用最新技术制作中药配方颗粒。
王龙卿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