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我国体育消费总额和体育消费人口数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当前20岁以上人群中39.9%的人有过体育消费,人均消费926元,比2007年的消费人数比例增长67.7%,人均消费水平增长52%,“花钱买健康”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体育消费的持续增长表明,体育健身在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近年来,作为传统的体育强市,我市全民健身工作的普及率也在逐年升高,那么,市民体育健身的现状如何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全民健身风靡我市。说起全民健身,“黎明脚步”已成为风靡我市并推广至全国的全民体育健身品牌。2007年,我市网友“夏天的杨树”在网上发出了“别睡懒觉了,起来跑步吧,我叫你”的帖子,很快就得到了全国各地网友的积极响应。
如今,每天清晨,在我市各大公园里都能看到“黎明脚步”参与者的身影。他们相互用电话铃声叫醒对方,结伴而跑,在我市掀起了全民跑步健身的热潮。“自从加入‘黎明脚步’以后,我们坚持锻炼的积极性都提高了。”网友【沉鱼落雁】说,现在每天跑步已经成为他和朋友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健身中找到了无穷乐趣。
竞技体育健身受青睐。记者在市太极体育中心采访时了解到,每天来这里参加篮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的市民络绎不绝。
“经常来这里打球的大部分是喜爱篮球运动的人。”一位篮球爱好者告诉记者,篮球是一项团体运动,可以很多人在一起锻炼,在健身的同时也放松了心情。
在羽毛球馆打球的市民大多是常客,有的是定期来,有的是相约而来。“我们希望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提升一下技术水平,所以大家经常在一起切磋、交流。”一位正在打羽毛球的市民说。
系统性健身有了吸引力。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进行系统性减肥、健身的人也越来越多,健身房、瑜伽馆、游泳馆等运动消费场所也日益增多。据初步估计,我市城区内较为规范的健身运动场所有20余家。
记者在我市一家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健身会所看到,大部分消费者会参加一些课程,在教练的带领下进行动感单车、瑜伽、体操等专项锻炼。“来健身房锻炼,一方面是因为有教练指导,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运动器材较全,可以任意选择喜爱的锻炼方式。”一位正在进行器材锻炼的市民告诉记者,如今健身房的环境越来越好,来这里锻炼的人也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