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 孟州·山阳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卢和平调研督导城建工作
孟州市倾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图片新闻
孟州市加强冬季麦田管理
孟州市普法教育重实效
百字新闻
图片新闻
山阳区培训驻村“第一书记”
山阳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验收
全力打造“四心”服务品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孟州市倾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 “这里环境美,出行方便,晚上我们还能在路灯下跳舞锻炼,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日前,在孟州市会昌街道花园新街荷景苑小区跳舞的张女士乐呵呵地对笔者说。今年9月,总投资350万元的花园新街中段工程建成投用,宽阔漂亮的街景吸引周边居民前来游玩。

  花园新街项目是孟州市今年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该市以城镇化为突破口,突出抓好城市规划布局、基础设施配套、城市绿化亮化等,着力推进“滨水城市、蓝天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规划引领作用增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该市持续加大城市规划力度,相继完成多项城乡发展规划及10余项专项规划,形成了一套以整体规划为统领、以详细规划为指导、以专项规划为基础的完整规划体系,推进了城市建设的规范有序进行。目前,该市城区规划建成面积已达15.44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到2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3%。与此同时,该市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累计投入30亿元建设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市承载力、吸纳力持续提升;投入近12亿元,实施了20余条道路新建、改造项目,形成了外成环、内成网、级配合理、“十横十三纵”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东部田化路黄河大桥、城区向南黄河大桥正在规划实施。该市通过招商引资以及采取BT、BOT等模式,实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乡供水、天然气利用、中水回用、数字城管等工程,有效完善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承载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85%、100%。该市在全省率先推进城市设施农村共享,实施了自来水、天然气下乡进村入户工程,让农村广大群众吃上了放心水、用上了洁净能源;规划实施了一大批城市住房项目,城区新增高层建筑100余栋,累计建成廉租房480套、公共租赁住房2735套。

  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管理精细规范。该市积极开展生态绿化建设和城市水系建设,在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基础上,继续增加绿化投入,积极争创国家园林城市,累计实施绿化工程70余项,植树150万株,新增绿地面积56公顷,高标准修建广场和街头游园绿地40余个,基本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人在树下走,车在绿中行,城在其中建”的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该市建成区绿化面积达49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21平方米,绿地率达32.76%,绿化覆盖率达到38.15%。该市持续加强城市水系建设,先后投资近2亿元,实施了滨河公园、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等4个湿地工程,城市的吸水、蓄水、净水能力有效增强。今年,该市聘请清华大学设计团队对孟州水系进行规划,建设环城水系。该市实施了环境卫生体制改革,走统一管理和市场化结合的路子;建立了全国首家环卫工人医疗救助基金,市中心城区道路全天候保洁、定时洒水降尘,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该市推行城市综合执法,实现多项资源的有效组合和集聚;开展城市环境“六乱”集中整治,有效解决了“三种经营”和马路市场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不断加强对建筑工地开挖和拆迁的审批管理,有效解决了城市道路重复开挖和建筑垃圾无序倾倒等问题;把城市管理资源与公安资源及社会资源相结合,推行数字城管,实现了“由粗放到精细、由静态到动态、由被动到主动”的根本转变。

  (赵春营 刘立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