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品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凝聚的中国信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携手并进
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莫做“敲树叶”的干部
在传导压力中推动改革落地生根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1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凝聚的中国信心
□胡 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与公众期待高度一致的是,这次经济工作会议将明年的经济工作想得很透彻、讲得很明白、部署得很具体,展现了中央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高超能力,宣示了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的坚定决心,稳定了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进一步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活力。这次大会凝聚社会共识,凝聚中国信心,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成功的大会。

  应该看到,一段时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关于中国经济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和看法。其中,有些是合理的担忧,但也有不少是恶意的唱衰。在经济学语境下,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只有当人们有期待和预期时,才愿意投资和消费,经济增长才有持续的动力。信心从哪里来?既从我们经济运行基本面良好的客观事实中来,也从我们对未来发展的全面分析、深刻认识、主动把控中来。

  分析是否全面、认识是否深刻,关键看是否坚持问题导向,能不能把问题找准。这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总体思路上要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在工作重点上要实现“十个更加注重”,每一个方面都直指当前经济发展的短板。比如,强调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意在破除唯GDP;强调推进城镇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意在解决以往“产业空心”“只见城市不见人”等问题;强调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意在加快走出去。解决这些问题,既是走出困境的突破口,也是实现跨越的增长点。这种清晰的问题意识,足以凝聚起中国信心。

  有了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更要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可以说,这项举措抓住了当前经济最大的“痛点”,即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不高、有效供给不足。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能反过来刺激需求、拉动消费,而且有助于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种明确的解决思路,足以凝聚起中国信心。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十个更加注重”到“五大支柱政策”,最终都要落实落细落小。因此,会议提出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这“三去一降一补”抓住了当前制约企业发展、影响社会创造活力的关键症结。比如,产能过剩是一个很重的历史包袱,只有卸下来,整个国民经济才能“轻装上阵”;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高,社会资本避重就轻,热衷于各种投机活动,经济有泡沫化的风险;房地产库存量大,一部分人住不起房与一部分房子卖不出去问题并存;脱贫任务重、企业技术实力不强、农业技术含量不高、人力资源投入不足,这些都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金融杠杆存在滥用的问题,企业融资难和投资风险大同时存在。针对这些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作出了具体部署。这种务实的应对举措,足以凝聚起中国信心。

  道不远人,远人非道。经济学是一个专门学科,经济工作是一项专门工作,有一定的专业性,然而,中央从老百姓身边的问题入手、从企业关心的事情出发来谋划和部署经济工作,大家自然看得懂、自然会支持、自然有信心。这是党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所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魅力所在。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