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徐济超调研我市教育科技事业发展情况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市委昨日召开常委会议
精准扶贫看中站
省委第四巡视组对焦作市回访公告
图片新闻
豫剧《风雨故园》即将上演 低票价打造文化惠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扶贫看中站

作者:本报记者 杨仕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0月8日上午,中站区和美小区二区11号楼前鞭炮齐鸣,在土窑洞住了几十年的许衡街道新庄村的刘文丰乔迁新居,搬进了功能齐全的新楼房。刘文丰说:“过去全家5口人住3间土窑洞,这次整村扶贫搬迁,区政府给我家分了2套新房,一套90平方米,一套120平方米。如果没有扶贫的好政策,俺这辈子都指望不上住楼房。”据悉,新庄村老万庄、新庄、沟沿、干戈掌4个自然村的207户701口人,全都搬进了新型农村社区。

  这是中站区实施扶贫到村、精准到户,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对贫下药、对贫出法取得的成效。2011年以来,该区以“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产业扶贫”为重点,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全区有1019人实现了脱贫。

  中站区辖区面积162平方公里,其中北部山区面积72平方公里,占全区地域面积的二分之一,总人口12.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该区有扶贫开发重点村14个,涉及贫困群众0.769万人。

  把扶贫搬迁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是该区精准扶贫的最大亮点。

  中站区山区面积大,不少贫困群众生活在居住环境恶劣的深山区和浅山区。从2005年起,该区就把扶贫搬迁与新型社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多方筹资建设新型社区、分批次扶贫搬迁的办法,在城区的和顺社区、和美社区兴建扶贫安置房,桑园、北邺、西张庄、王庄、大洼等村的大批困难群众,陆续搬进了功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

  中站区许衡街道新庄村有4个自然村,村里过去三成人家住窑洞,阴暗潮湿,不见阳光,条件稍好一点的农户住砖瓦房。新庄村党支部委员毋小林说:“由于俺村土地贫瘠,种地靠天收,农民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实施整村扶贫搬迁后,群众住进了城里的社区,有的在工业集聚区企业上班,有的经过专业培训后外出务工,有的进城经商,收入比过去有了明显增加。”

  中站区农林水利局副局长康立才说:“实施扶贫搬迁以来,全区共有378户1280口人,被安置在城镇小区和扶贫新村。搬迁后群众产业发展实行每户一策,主要以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和在工业集聚区内打工为主,搬迁后的群众全部实现了脱贫。”

  以整村推进为依托,着重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是该区精准扶贫的鲜明特色。基础设施差是制约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关键因素。为此,该区着力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整合各部门资金,着力解决贫困村的行路难、吃水难等问题,贫困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脱贫的基础更加扎实。

  龙翔街道赵庄村是个山区村,也是有名的穷村。全村有175户500多口人,分散在9个自然村。由于过去道路窄、没水吃、设施落后,群众生产生活十分艰辛。摘掉穷帽子,必须优先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中站区整合财政、交通、水利、扶贫等部门资金,从改善该村基础设施抓起,打深井、敷设管网,使家家吃上了自来水;修了一条长5.6公里的水泥路,与我市旅游大通道焦青路连在了一起,新修的15公里长的乡村路把9个自然村串到了一块。

  路通了、水通了,村里又利用科技扶贫资金,每户一策,积极引导群众种小杂果、油用牡丹等近3000亩,绿化荒山荒坡5000亩,还在路边开办“农家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使许多群众走上了致富道路。这里的休闲农庄和满山的风景,成了食客享口福和市民放飞心情的好去处。不久前,在赵庄村的葫芦寺,一群来自北京的画家还带着学生们来此临摹写生。

  修好了通向富裕的路,村民们种的核桃、柿子、桃、杏、梨和五谷杂粮,不用下山就被四面八方来的游客买走了,还卖了个好价钱。赵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理军说:“俺村高窑河组的连迎西种了4亩核桃树,收入大幅增加,今年还翻盖了新房。全村有120口人实现了脱贫。”

  以产业扶贫为重点,着重提高扶贫“造血”能力,也是中站区精准扶贫的一大法宝。

  中站区根据山区村的特点,把农业综合开发、“雨露培训”计划和精准脱贫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推动扶贫模式由“输血”向“造血”转换。

  近年来,该区按照“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投入科技化”的要求,大力实施增收项目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计划,充分发挥项目示范引领作用。该区桑园村、周窑村等山区群众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林果、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业,新发展优质农产品上千亩。一批集垂钓、游泳、酒店接待为主的休闲度假村开始营业。依拖许河村、焦青旅游通道、龙泉山庄、栗井生态园、红砂岭的餐饮服务区初具规模,形成了“农家乐”餐饮服务带。产业扶贫使一大批贫困人口走上了致富路。

  记者点评:实施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转变扶贫方式,创新扶贫思路的战略举措。中站区实行扶贫到村、工作到户,吃透村情、摸清户情,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对贫下药、对贫出法的举措,真正帮贫困户走出了贫困,摆脱了贫穷。该区的实践为扶贫工作提供了启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