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坚持军报姓党坚持强军为本坚持创新为要 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思想舆论支持
山阳区:项目建设加压加速
中共中央国务院 印发《法治政府建设 实施纲要(2015-2020年)》
爱心善心诚心 铸就社区和谐
马村区:经济转型聚焦聚力
文明之花绽放怀川大地
红 榜
市陈式太极拳小架 陈长义功夫研究会成立
黑 榜
河南城乡医疗救助年底合二为一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心善心诚心 铸就社区和谐
——中站区武钢社区志愿服务纪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王小超

  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文明办等13家单位联合主办,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目前正在投票中,中站区龙洞街道武钢社区作为我市唯一一个被区、市、省相关部门逐级推荐的社区参加评选。

  这是该街道和社区近8年来继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等多项“国字号”荣誉之后,今年争创的又一项国家级荣誉。

  近年来,武钢社区以实现“志愿服务零距离、全覆盖”为目标,坚持做到“每周一个活动表、每月一个活动日、每年一个活动周”,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了一条完整的“便民流水线”,用爱心、善心、诚心奏响了社区和谐文明之歌。

  爱心构筑和谐社区

  被誉为“深山里美丽社区”的龙洞街道武钢社区位于中站区西北部山区。2013年4月,为了推动志愿服务向着规范化、制度化、功能化、品牌化道路迈进,该社区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并于同年7月建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目前,该社区共有注册志愿者100余名,为辖区3000多居民提供志愿服务,被称为山沟里的“保姆团”。

  打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构建和谐幸福家园,是社区志愿服务的宗旨。该社区以便民为主题,构建了“一站式”便民服务、社区理疗服务、紧急救助服务、文化惠民服务、敬老爱老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科普益民服务、治安防控服务八大服务平台,力求志愿服务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以“善行中站、温暖你我”道德实践活动为抓手,组织志愿者深入空巢老人、困难居民家中,提供各种“微志愿”服务,对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代办事务,发放便民服务卡,让便民服务成为一种常态、一个品牌,增进了志愿者和居民之间的感情。“洁美家园行动”,是社区为深入推进“美丽街区”建设、坚持每周开展义务劳动而起的一个温馨而又响亮的名字,他们的口号是“我劳动、我健康、我奉献、我快乐”。每到星期五下午,社区便组织志愿者到街头巷尾打扫卫生,参加每周一次的义务清扫活动。近年来,志愿者头戴小红帽,胸前佩戴着党徽或者志愿者徽章,在辖区内穿梭,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居民们形象地称他们为“社区美容师”。

  营造安全环境,是社区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社区安装了数字监控系统,50多个高清摄像头覆盖辖区每个角落;定期安排志愿者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活动,健全辖区群防群治体系,不断提升街道平安建设水平;为增强居民科学意识,建立了科普影院和100余米长的科普文化长廊,组织志愿者每周为群众播放一次公益电影,每月为群众举办一次科普讲座,定期在辖区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居民科学文明素养。

  去年6月29日,因群英河水渠断流及社区供水系统损坏,导致辖区全面停水。社区及时与相关部门结合,协调区公安消防大队和区环卫处为居民送水,设置了5个送水点,每个送水点安排5~6名志愿者维持取水秩序,并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将水送到家中。直到当年9月6日,新的水井和供水管道投入使用,社区志愿者连续77天服务在送水第一线。回想起那段日子,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石凤斌至今仍记忆犹新:“面对紧急状况,我们只知道居民利益比天大。机关干部个个都是志愿者,全都冲在最前头,保证每户居民每天都能用上水。”

  善心构建孝道社区

  为空巢老人提供贴心服务,是社区志愿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坚持开展“爱心呼叫”和“推拿理疗”特色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文化。一是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安装老人GPS紧急定位一键呼救系统,具备GPS卫星+基站双模定位、亲情对话一键通、SOS一键紧急求助报警、周边安全环境检测、轨迹回放和健康资讯随手掌握六大功能,并免费为辖区空巢老人发放“爱心呼叫器”,提供24小时志愿服务,保障辖区空巢老人急症有人救;二是建立“老年理疗室”,每周四邀请焦作市特殊教育学校推拿专业的师生为老人免费提供专业推拿理疗服务。

  今年春节前夕,辖区空巢老人郜重均家里的水管突然爆裂,他连忙按下呼叫器,志愿服务队员很快赶到现场,帮老人解决了困难。“现在我们为辖区70岁以上空巢老人都免费发放了呼叫器。”该社区负责人介绍,老人们在需要帮助时只需按一下呼叫器,志愿者便会按照电子地图标示的位置,迅速赶到老人家中提供相关救助。

  今年4月份的一天,当得知辖区6号楼一楼西户家着火后,社区立刻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社区干部和志愿者赶赴现场帮助群众自救,并立刻上报相关部门,拨打报警电话,请求支援。在确定住在二楼的79岁“空巢老人”王玉香还在家时,志愿者不顾自身安危,冲入浓烟弥漫的居民楼中将老人第一时间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最终在各方努力下,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武钢社区,像郜重均、王玉香这样的空巢老人还有100多人,社区不仅为他们建立了健康档案,还组织志愿者在每个老人生日当天,免费为他们理发,并带上生日蛋糕和他们一起庆祝。同时,该区还定期组织志愿者到这些老人家中走访,坚持为老人们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诚心打造文化社区

  本着“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受文化”的服务理念,社区以创新“乐民”为载体,大力实施“四个一”文化惠民战略,即每年举办一次社区文化节、每月举办一次公益性文体活动、每月举办一次科普知识讲座、每周播放一部公益电影,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一年四季有活动阵地、有活动内容、有活动效果的工作机制,从而使社区文化活动高潮迭起,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已成为居民心中的文体品牌。

  赵香梅在武钢社区生活了40多年,她对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赞许有加。她说,社区这几年组织的文体活动非常多,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节日都有文化活动,尤其是每年的社区文化节,是居民最开心的时候。

  “油条哥”王晓明是辖区一位歌者,自从他获得2011年首届中国农民工演唱会冠军后,名气在社会上逐步提升,不断接到各类演出的邀请。但他始终不忘自己也是一名文艺志愿者,无论到哪里演出,都会用歌声唱出家乡朴实的人文风貌,还通过自己积累的人脉资源,为社区策划了多场文艺演出。

  随着“四个一”文化惠民工程的持续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正沿着特色化、品牌化轨道快速发展,大力弘扬了平安和谐、健康向上的社区精神,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居民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2011年至今,社区已连续举办五届社区文化节,深受居民好评。社区成立了梦想艺术团和蓝天歌剧社,让居民实现表演梦想;围绕“我们的节日”,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定期邀请焦作市歌舞团、豫剧团举办专场文艺演出;承办了2013年中站区迎七一“龙洞杯”美丽中站书法展、焦作市2014年迎七一走进革命老区合唱音乐会和焦作市2014年、2015年两届网络春晚,是全市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最多的社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4年武钢社区志愿服务队荣获“焦作市第三届志愿服务市长奖——优秀服务组织奖”,并入选焦作市第十批“身边的榜样”数据库,是全市73个入选典型中唯一一个集体。今年,该社区又荣获“全省十佳民主法治社区”“全市十佳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等称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