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焦作晚报》报道,在遏制公款消费及手机等电子产品不断普及的大背景下,曾经红火一时的传统挂历、台历遭到冷遇。在我市某批发市场,一位销售挂历十余年的店主介绍,年轻人更习惯使用手机上的“日历”和“备忘录”,挂历、台历等商品的销售情况一年不如一年。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吝时工:纸质产品在遇到电子产品后江河日下很正常,传统挂历、台历消耗资源,造成浪费,而手机上的“日历”和“备忘录”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适合生态环保理念和快节奏的生活。
@单建华江苏:时代在发展,这样的结果不可避免。传统的挂历、台历要想保持生机,需要积极创新,比如“私人定制”,不仅可以让挂历继续卖下去,还可以卖个高价。传统事物要想发展关键在创新。
@怕羞的影子:电子产品上的“日历”和“备忘录”,易于随时随地查看,方便又快捷。传统挂历、台历不在创新上吸引人们的眼球,被淘汰是迟早的事。
@江苏日月江南:传统挂历、台历遭到冷遇,这是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也是电子产品不断发展的结果,更是节能低碳的需要,但这些传统的挂历、台历,还会有一定的市场,需要此类行业以创新的机制和手段,在节能环保的同时,开发新品,满足市场需要。
@屈玉巧s:挂历、台历的淘汰,是历史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拥有优势的新事物必将冲击旧事物的存在。手机上的“日历”和“备忘录”,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还具有自动提醒功能,极为方便。挂历、台历要想寻求生机,就得谋求新意,适应时代的需求,否则只能慢慢消亡。
@kellykeron:以前,我们缺乏获取信息的途径,挂历就大受欢迎;如今,我们几乎人手一部手机,随时随地可以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挂历当然就会遇冷。毕竟,生活方式的改变,正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芳心云天: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吐故纳新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我们应正视挂历遇冷,不必大惊小怪。挂历遇冷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一方面可以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利在环保;另一方面还可减少公款消费及不必要开支,功在廉洁。
@清静晓梅: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各行各业今非昔比,曾经红火一时的挂历、台历也必然会受到冲击。但对我个人来说,还是喜欢使用台历,因为我习惯在台历上记事、记笔记,方便工作、生活。
@看新闻长知识:公款消费虽然让传统挂历、台历变了味,但是我还是喜欢传统日历的精美和独特的风格。传统日历遇冷不是年轻人喜欢用手机看“日历”,而是公款消费之风得到了遏制。
【下期话题】
变味的微信群
随着微信的普及,不少家长自发组建了微信群,但抢红包、晒娃、刷屏却成了家长群里的主要内容,让老师和家长烦不胜烦,却又无可奈何。原本以教育为目的而建立的家长群,如今却变味了。其实不止家长微信群,同事群、朋友群等各种各样的微信群都在遭遇求转发、求点赞,甚至广告、谣言等侵扰,让微信群变了味。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