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品味“留余”
冬景诗词五首
难落实
惠民政策要“惠”到实处
变味的微信群
铲除考试作弊须法律利剑出鞘
“焦作市硬笔书法教育基地” 授牌仪式在南张羌学校举行
爱的黄金时代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2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惠民政策要“惠”到实处

作者:□盛人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现今,惠及民生政策密集出台,工程项目陆续实施。但一些地方在决策与执行时脱离实际,因设计不合理、配套跟不上、运营成本高等原因,导致一些民生工程项目闲置,劳民伤财。

  (据12月29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惠民政策,但与此同时,一些惠民政策在具体落实中变味走样,出现了干部热情高、农民冷眼瞧,农民不满意、干部不落好的现象。同时,全国各地涉及国家惠民资金领域的腐败案件也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为了多出“政绩”,不顾实际情况,不考虑群众的真实意愿,将有限的财力、物力用于能在短期内产生明显效果的项目,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群众的主体地位,结果导致这些政策和项目不符合群众需要,甚至对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相关监管的缺位,导致中央的好政策出了岔子,一些权力部门以权谋私,截留、挪用甚至贪污惠民资金,将惠民补贴变成了“唐僧肉”。结果,惠民变成“民怨”,不仅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而且无助于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惠民政策要“惠”到实处,就必须在“实”字上下功夫,从规划布局、政策传导、监管问责等各个环节加强整治,查一查规划布局过程中越权包办,不恤民情的问题,查一查政策传导过程中有没有“最后一公里”落实难的问题,查一查监管问责过程中有没有失职渎职、问责不力的问题,确保惠民政策真惠民,得民心。

  首先,要坚持问计于民,搞好惠民政策落实的规划设计。群众是惠民政策的受益者,落实惠民政策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具体地说,应明确界定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权力范围,避免政府“越位”。同时,还要改革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加重考核中群众满意度指标,把广大群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只有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才能使惠民政策的执行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有效。

  其次,要完善监管机制,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惠民政策迟迟“在路上”,仅是中央政策在基层落地难的一个缩影。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才能保障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为此,相关部门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重要指示,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惠民政策和惠民资金落实的公开监督机制,不折不扣地把各项民生资金足额、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扎扎实实地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最后,要强化问责力度,解决好惠民政策落实中的腐败问题。要按照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建立违反惠民政策规定的责任追究机制,特别是在惠民项目资金发放上,架起一道“高压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执纪监督,加大对惠民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基层违纪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擅自动用惠民专项资金,对惠民各项资金管理使用中挪用、隐瞒、截留的,决不放过,坚决查处,严格问责,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