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婧 实习生 冯琳曼
12月24日上午,2015年焦作市中小学生艺术体育节成果展演在市职业技术学校学术报告厅举行,全市近千名师生代表欢聚一堂,共享艺术体育盛宴。至此,2015年焦作市中小学生艺术体育节正式落下了帷幕。
据介绍,中小学艺术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是教育部规定的立德树人核心课程之一。我市从2013年起,对中小学生艺术节进行了改革,把每三年举办一次的中小学生艺术节改为每年举办一次。
2015年,市教育局又在艺术节中融入体育教育内容,将中小学生艺术节改为中小学生艺术体育节,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艺术体育教育活动,为广大中小学生搭建了展现特长、培养自信、全面发展的平台,极大地丰富了中小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中小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展现、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今年3月份,我市中小学生艺术体育节开幕,主题为“阳光下成长”,内容包括体育、艺术表演、美术作品、“阳光下成长”征文、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五大类,分为基层学校活动、县区比赛选拔、市级展演决赛3个阶段。
为此,全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并紧紧围绕“阳光下成长”这个主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体育系列活动。放暑假前主要是校内比赛,包括小组赛、班级赛和校级赛,暑假过后主要是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比赛。
据统计,在今年我市中小学生艺术体育节活动中,市级比赛共设体育类36个组别共115个项目,音乐类设7大项共649个节目,美术类设5大项共605幅作品,参加学校达到830所,市级参赛人数达到1.2万余人。
在解放区,26所中小学(含教学点、民办学校和启智学校)的在校生共计2.85万余人,校校举办基层学生艺术节,所有学校参加了区级展演,基层学校参与率达到100%;在武陟县,207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含民办学校)共举办乡镇级比赛16场,基层学校参与率达到100%。
艺术体育教育活动落实的重点是学校,学校落实的重点是班级,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受益。丰富多彩的艺术体育教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生活,愉悦了学生身心。活动也从最初的个别学校参加、少数学生参与转变为所有学校参加、全体学生参与,从赛前的集中活动、突击准备变为长年活动、天天进行,小组之间、班级之间、学校之间开展系列艺术体育技能大赛,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使艺术体育教育活动实现了常态化、系列化。
随着中小学生艺术体育教育活动的蓬勃开展,我市艺术体育教育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3个艺术表演节目和多件师生作品入选全省艺术现场展演;8件美术类作品获得一等奖,其中2件美术类作品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现场展演,获奖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此外,在全省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歌咏比赛现场展演中,我市获得一等奖;在全省首届舞蹈节上,我市3个节目获得一等奖,参演节目和获奖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并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国第三届“荷花少年”展演中,焦作一中男子舞蹈团的群舞《追风少年》获得一等奖;在全省“洛神奖”专业舞蹈大赛中,市职业技术学校的独舞获得二等奖;在全国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市山阳区焦东路小学教师王扬利代表河南省参赛;在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潍坊营区活动中,我市初中男子足球队获得第三名。
通过举办中小学生艺术体育节,不仅展示了我市中小学艺术体育教育工作的丰硕成果,还培养了中小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我市的艺术体育教育呈现出鲜明特色。
图①为市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表演的童话剧《我知道》。
图②为沁阳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在演奏《八月桂花遍地开》。
图③为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表演舞蹈《青春飞扬》。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