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8日发布《2015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成人吸烟率为27.7%,达3.16亿人,比2010年增加1500万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年)》中提出的“到2015年年底,成人吸烟率由2010年的28.1%下降到25%以下”的目标并未如期实现。
(据《京华时报》)
《2015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明显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我国的控烟形势依然严峻。
吸烟的危害民众都清楚,在此不必多言。早在四年前,卫生部发布的新版《公共场所卫生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我国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完全禁烟。
控烟早已是全球共识,据统计,世界上有150多个国家颁布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从各国的经验看,控烟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控烟规定本身是否完善和严厉。比如,新加坡规定,在禁烟区吸烟的,罚款数额折合人民币为1000元左右,而且这条规定被严格执行,这种管理力度显然会很有效。
我国早就颁发了禁烟令,也有处罚办法,但事实上违反禁令者很多,却几乎没有被罚的案例。在执法力量不足、法治环境不完善的当下,禁烟令的威力无疑会被现实消解很多。所以,我国通过立法禁烟更需要考虑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不仅仅是遵循传统的法治思维,规定处罚这么简单。
在笔者看来,要想全面控烟,首先,范围不能只局限于公共场所,就算是在自己家里吸烟,危害也同样存在。殊不知,二手烟对他人的危害更大。其次,全面控烟,人人有责。可以考虑公安、城管、环卫等多方联手,对公共场所吸烟者进行处罚和批评教育,广大民众对吸烟者也要勇敢地站出来大声说“不”,形成一个良好的控烟氛围。第三,现如今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吸烟的镜头频频出现,尤其是一些明星吸烟的镜头,会给一些未成年人带来盲目的效仿,因此这一点也需要注意,公众人物更要起好的作用。
烟草文化作为一种落后文化,早已渗透在社会每个角落,非短时间可以消除。因此,控烟之路任重而道远,需多方参与、多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