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焦作铁路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6月26日清晨,随着C2900次列车缓缓驶入焦作火车站,焦作人民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城铁时代”。但是,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刻,很少有人知道那些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们,为郑焦城际铁路建设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
市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科科长、市郑焦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财务部负责人范传玉就是众多幕后英雄之一。作为一名军转干部,范传玉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不折不扣地完成好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这是范传玉对自己的要求。
2008年年初,范传玉任市发展改革委办公室主任后,承担起了市发展改革委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具体工作。他带领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有关规定,逐条逐项对照落实,在市发展改革委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1年7月,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范传玉被选调到市郑焦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
走上新的岗位,范传玉首先面临的工作是征迁,“城铁工程”涉及修武县境内的所有征迁任务都由他分包。为做好这项工作,范传玉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政策,多次到征迁户家中走访,反复做思想工作,最终赢得了征迁户的支持和理解,使修武县在5个承担征迁任务的县区中率先完成任务。记者了解到,范传玉在征迁工作中共参与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有力地保障了“城铁工程”顺利进行。
“革命同志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市郑焦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综合部主任闫锦亮对范传玉的评价。在和范传玉共事的4年多时间里,闫锦亮深深地感到范传玉是一个政治素质高、奉献意识强的好同志。
为了解决征迁群众的安置问题,范传玉多次到省铁路建设协调办公室、河南城际铁路公司等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说服河南城际铁路公司领导同意将安置用地及安置房建设费用纳入项目总概算,加快了安置小区建设步伐。目前,马村铁路安置小区全面竣工,征迁群众已开始回迁,解放铁路安置小区也加快了建设进度。
在铁路项目建设中,我市根据发展需要,计划对郑焦城际铁路城区段的11处桥涵设计进行变更或增建,对既有新月线部分桥涵进行拓宽改造。接到任务后,范传玉又带领工作人员,多次与郑州铁路局、河南城际铁路公司等部门沟通协商,督促设计单位加快设计进度,协调施工单位按变更后的图纸施工。在图纸及概算审查过程中,范传玉按照有关概算编制办法,逐项审核概算金额,将其中降水等不应由我市承担的费用坚决剔除。最终,我市将新增概算由原来的7485多万元审减为6083多万元,节约建设资金1400多万元。
范传玉还多次到中国铁路总公司、省铁路建设协调办公室等单位汇报工作,将原设计规模仅5000余平方米的焦作火车站南站房扩大到10000平方米,新增投资纳入项目总概算,仅此一项就为我市节约资金4000余万元。昨日,焦作火车站南站房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铁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遇到不懂的就学,搞不清楚不罢休,一点都不能含糊。”如今,范传玉已经熟悉铁路建设的每一个环节,经他手累计拨付项目资金3.6亿元,没有出任何差错,被同事们称为“铁路专家”。
如今,范传玉和同事们又投入焦作至新乡、焦作至济源、焦作至太原等城际铁路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不懈努力,中国铁路总公司已原则同意将太焦线博爱站更名为焦作西站,扩大站场建设规模,新建动车存车所,为我市开行始发列车创造了有利条件。
记者手记
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范传玉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传统,每走上一个新的工作岗位,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转变。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了有关范传玉的两个故事:一是他到市郑焦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后,办公室里始终放着一张行军床,每逢通宵加班,他累了就在这张小床上休息一会儿;二是他的老家在山东省济阳县,这两年他父亲多次生病住院,他都因为工作繁忙没抽出时间回去探望。
这两个故事虽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足以反映出范传玉对待工作的积极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