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是接地气的哲理。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传统道德的传承,看到时代精神的缩影,看到主流价值的活力。用榜样的力量助推城市转型,犹如找到了撬起地球的支点,能让精神动力转化为生动的“怀川实践”。
市委书记孙立坤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文明焦作建设推进会上强调,要发挥好先进典型的激励作用,突出宣传我市先进典型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要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草根英雄”,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以锐意进取的精神、真抓实做的作风、久久为功的韧劲,为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去年,我市8人当选“中国好人”,一批先进典型已经入围“道德模范”“河南好人”,本报《身边的榜样》专栏集中宣传了42个先进人物……他们的光彩事迹,让世人深切感受到了焦作人的大爱、大善、大智、大勇,传递了焦作形象大气厚重、善良仁义、勤劳智慧、时尚包容的丰厚内蕴,在全社会营造了“学习榜样、宣传榜样、推荐榜样、争做榜样”的舆论氛围。
这些先进典型,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都在讲述焦作好故事、传递焦作好声音,为焦作的转型发展凝聚了强大正能量。
当前,社会利益多元、价值观多样、思维多变,常有人扼腕于转型期的“人心不古”,喟叹道德滑坡。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一群理想主义者,他们甘为朴素信仰而坚持,宁愿为精神的富足而舍弃现实的利益,这一切只为构筑心中至善的世界。这种精神,对于“精明人”过剩而“傻子”稀缺的社会,弥足珍贵!
学习道德模范,贵在知行合一、身体力行。以榜样为镜,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道德模范那样对待社会、对待他人、对待自己,把榜样力量运用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要做好贯穿融合工作,把思想道德这个“魂”与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体”贯通起来,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融入国民教育、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之中,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之中;要在落实上下功夫,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潜移默化、久久为功,让榜样理念具象化、大众化,更好地为人们接受、践行,确保宣传工作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
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和公民道德素质的培育,离不开先进典型的榜样引导与激励,但更取决于每个人择善而从、共襄善举的实践。榜样在群众中成长,是离群众最近的标杆。学习榜样,最终要落实到争做榜样上。我们要明白,榜样的事迹虽然平淡如水,只不过在日常工作中走在了很多人的前面,走得更快、更远。
与榜样亲近,如入芝兰之室。让我们汲取榜样的力量,敬榜样、爱榜样、学榜样、当榜样,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汇聚强大精神力量,化作生动“怀川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