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3版:礼赞2015——2016元旦特刊·幸福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2016年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在为客户耐心讲解。
  市技师学院学生在进行操作科目练习。
  解放工业园区后庄村主街道正在铺设。
  “中原文化大舞台”优秀剧目展演《红灯记》正在演出。
  (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资料照片)
 
   

  核心提示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是市委、市政府的执政理念;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为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民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重点围绕支农惠农、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金融惠民、社会综合治理、城乡就业、社会保障、困难群体救助、民生基础工程建设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方面确定十项民生工程,从筹措民生工程资金到完成任务时限,市委、市政府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建立工作台账,精心组织,扎实推动工作落实。多年来,市委、市政府每年不断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力度。目前,我市的民生建设正砥砺前行。

  支农惠农

  2015年是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收官之年,全市又有17.44万人吃上安全水。至此,历时10年,164.2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2005年起,我市认真编制了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高潮。在这场跨越“十一五”“十二五”的宏大工程中,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相关职能部门全力投入,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历时10年完美收官,2016年起,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将进入巩固提升的新阶段。

  2015年我市完成39个村的整村推进建设任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0%,总投资6540余万元的111个扶贫项目已全部竣工,新修硬化村内道路112余公里,解决了5.5万余人行路难、1.1万余人饮水难问题;新打机井196眼,实现9800亩农田旱涝保收;共完成1.464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为目标任务的104.3%。

  2015年我市共投资4.9亿余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任务526.8公里,提前超额完成市定410公里的任务目标。 本报记者 张 鹏

  教育提升

  2015年,我市继续设立教育质量奖,拿出1050万元,奖励在提升教育质量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

  2015年,我市继续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每年4000元提高至5000元。截至11月底,已经下达市本级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67.5万元;下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194万元。

  2015年,市直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790元提高到830元,并覆盖到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其中温县按生均1000元标准拨付。

  2015年春季学期,全市共对19130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除学费,金额达1658.25万元;有3300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达329.08万元。秋季学期,全市共有24546人享受免学费政策,金额达2209.14万元;有3778人获得助学金,资助金额达377.8万元。

  2015年,实施全市100个农村中小学标准化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1.1亿余元,规划面积13.46万平方米。截至2015年年底,100个项目已全部竣工。

  本报记者 刘 婧

  文化体育

  2015年,我市组织开展了包括“舞台艺术送农民”“舞台艺术送基层”“周末大舞台”“中原文化大舞台”在内的文化惠民活动,共计演出386场,惠及群众100余万人,超额完成了既定的300场次的任务。其中,“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由全省作统一安排,各专业演出团体到各村演出,共在44个乡村演出了66场;“舞台艺术送基层”活动主要由市豫剧院、市歌舞剧院走进农村、社区、学校、军营和企业进行文艺演出,共演出200场;“周末大舞台”活动以市东方红广场中心舞台为演出阵地,我市各级演出单位参演,共演出100场;“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由全省统一组织安排,共在我市演出了20场优秀剧目。

  2015年,我市大力实施以建设“十分钟体育健身圈”为主的“健康焦作”体育惠民工程,并顺利完成了建设任务。其中,为各县市区拨付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设备250套,建设或重建了95条健身路径,拨付乒乓球台180个、羽毛球架70个、仿液压篮球架12个;建设了市龙源湖公园老年人健身示范园,安装了棋牌桌4个,乒乓球台6个,健身器材50件,规划气排球场、羽毛球场、空竹场各1个;在中心城区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公寓等修建门球场6个,安装健身器材50件;维修了一批有安全隐患的体育健身器材;2015年举办了河南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太极拳培训班2期,举办太极拳等项目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10期,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565人。本报记者 孙 军

  医疗卫生

  2015年我市积极实施“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推进家庭签约服务,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全科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规范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10项家庭健康管理服务和特需个性化服务。组建了180个全科医生服务团队,每个全科服务团队由1名全科医生、1名社区护士和1名公卫医师组成。实行分片包户,为居民提供主动、长期、稳定服务。截至2015年12月8日,四城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际签约家庭5.3万户、23.6万人,签约率达到20%以上。

  我市印发《焦作市推行县域全科医生执行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各县市推行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包括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护士和村医)签约的“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截至2015年12月8日,六县市签约家庭9.9万户、40.3万人,签约率达到15.5%。

  2015年,我市继续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服务、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截至2015年11月30日,全市结婚对数3.05万对,婚检率达到66.5%,全市住院分娩2.93万人,住院分娩率达到100%。为孕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14.7万余瓶,完成率66%。城市、农村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都在96%以上,常规预防接种完成878156剂次。本报记者 刘 婧

  金融惠民

  201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住房公积金金融惠民工程,将推行住房公积金和商业银行组合贷款作为我市2015年十大民生工程之“金融惠民工程”的内容之一。

  为让住房公积金成为暖人心的民生资金,我市实施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异地贷款、网络贷款、住房装修贷款等政策,极大满足了广大职工的购房需求。

  2015年,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继推出了26项公积金惠民新政策,包括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首付款比例、放宽贷款条件、推行多种月冲还贷办法、放宽提取条件等内容,让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得到了更多实惠。

  值得一提的是,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在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上限额度后,仍不能满足贷款需求的,在个人信用良好、具备还款能力的条件下,可申请住房公积金和商业银行组合贷款,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基础上,不足部分由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住房公积金和商业银行组合贷款利率由两部分组成,住房公积金贷款部分享受的是住房公积金的贷款利率,商业银行贷款部分享受国家基准利率,不再上浮。截至2015年年底,我市已经为13名职工办理了组合贷款,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616万元,银行配额贷款191万元。

  截至2015年11月底,我市共为285名职工发放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7810万元;共为62名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发放网络贷款458万元;共为189名职工发放住房公积金装修贷款3025万元。本报记者 麻 酩

  社会综合治理

  2015年,我市高度重视城区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专项工作,整治背街小巷40条,截至2015年11月27日,40条背街小巷整治任务提前完成。解放区、山阳区两城区40条街巷预计投资额853.51万元,共计维修路面 3.3万余平方米,安装路灯113盏,新建下水管道1960米,修建人行道1273平方米,修建道沿石6046米,排水清淤994米,更换下水盖板和水蓖152个。

  2015年,全市安排资金100万元对公园、游园进行景观提升完善。截至2015年年底,完成了群英河游园夜景亮化、橡皮坝维修蓄水;完成了人民公园、月季公园、雕塑公园复式绿化,在林下中低层空间栽植小乔木、造型花木、攀缘植物和宿根花卉。

  2015年,市畜牧局与市食安办、市财政局结合,积极争取项目资金80万元,开展了检测设备和检测耗材的招标工作,加强了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开展了比对实验,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和监测预警,有效保障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本报记者 杨丽娜 见习记者 李瑞雪

  城乡就业

  为破解找工作难和招工难,我市实施10万个就业岗位推荐专项行动计划、10万人次技能培训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开展千家企业、百家培训机构对接活动以及万名电商培训活动,举办全市职业技能大赛,强化职业技能鉴定,提升了群众就业能力。同时,深入实施千村人社站服务提升专项行动计划,与九樱天下(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互联网+人社平台”建设,巩固我市1826个村级人社站“五个家门口服务”成果。截至2015年11月底,共推荐12.6万个就业岗位,培训12.8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8.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万人,2015年9月底已提前完成全年就业任务。

  为破解创业难,市、县两级联动,大力实施万人创业计划,对创业者给予财政贴息的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在巩固已建成的21家创业孵化基地的基础上,2015年又组织新建23家,对创业者提供免费培训、招工等服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河南浪潮公司合作投资1500万元建设的5000平方米的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已开始运行。举办“创客沙龙”,开展SYB创业培训170期,培训5970人,扶持创业者创办企业2310家,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60%。

  本报记者 杜 玲

  社会保障

  从2015年1月1日起,我市实施了全省统一的城镇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参保城镇居民在一个保险年度内住院(含规定的门诊慢性病),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的基础上,累计发生的个人合规自付医疗费用超过1.8万元的,实行分段按比例报销政策,费用越多,报销比例越高。累计发生的合规自付医疗费用超过起付线1.8万元以上部分,1.8万元~5万元(含5万元)报销50%,5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报销60%,10万元以上报销70%,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30万元。

  截至2015年11月,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4.4万人,全市共有117名参保居民受益于城镇居民大病保险政策,报销费用307.17万元,最高报销额度达23万元,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正是有了这一城镇居民大病保险政策,让更多的参保城镇居民敢看病、看得起病。

  从2015年1月1日起,我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10%,这已是我市连续第十二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此次调整后,我市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达到每月1950.3元,人均增加额为每月209.86元。截至2015年11月底,已有14.39万名企业退休人员享受这一待遇。

  截至2015年11月底,我市已有39.95万名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待遇得到提高,每人每月至少增加23元。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每年都把住房保障工作列入市政府工作目标和十大民生工程。2015年,我市还首次将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进城打工人员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2015年我市新开工保障性住房5707套,基本建成7442套。

  本报记者 杜 玲

  困难群体救助

  加强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工作,继续列支财政资金1000万元作为临时救助专项资金,重点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是市委、市政府2015年承诺的十项民生工程之一。为切实把这件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办实,我市实行了“政府指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加强对临时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确保临时救助政策落到实处。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认真牵头,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政策公开、程序公开、对象公开、资金公开,并建立完善了临时救助对象审批材料、资金台账、发放名册等工作档案,定期向社会公布临时救助资金使用情况,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各个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广大民政工作者主动作为,履职尽责,提前服务,积极深入群众中间搞好调查摸底工作,对一些突发性灾难和重大疾病造成基本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特别是对一些年老体弱的救助对象,民政工作者亲自上门服务,指导书写申请材料,在第一时间上交上一级民政部门,帮助他们及时得到救助。正是我市广大民政工作者的亲力亲为,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确保了救助对象及时有效地得到了临时救助。

  本报记者 李新和

  民生基础工程建设

  2015年,市财政拨付资金1000万元,购置了25台新能源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焦作公交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38.6%。购置的25台新能源公交车,与普通燃油车相比,百公里能耗可降低40%。为保障好这批新能源公交车的正常运行,神州路公交停车场还配套设置了充电桩,满足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日常充电所需。

  2015年,我市对老城区燃气管网进行改造置换。其中,老城区燃气管网改造67公里,完成投资1611万元,共改造市委北院、学生路卫校家属院、人民医院家属院以及青年路、卫校西街、新园路、焦东北路等沿线45个区域,受益用户1.2万余户。完成了燃气高中压管网建设14公里,完成投资1292万元。

  2015年,我市对城市道路绿地进行改造。完成人民路、迎宾路、映湖路、龙源路、丰收路、普济路等道路沿线绿地景观改造完善项目,对道路交叉口等节点进行绿化提升,更换老化苗木,增加护栏、景石。

  本报记者 张 冬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