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城市“显山露水”是规划理念的进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在“三严三实”中学会看齐
坚决杜绝节日腐败
助力
让群众参与治疗官员“节日病”
党员领导干部的范围是什么? 什么职级算领导干部?
“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标准 怎么认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年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显山露水”是规划理念的进步

作者:□魏 青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要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强化尊重自然的理念,将环境容量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

  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就是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显山露水”。绿化建设注重结合城市自然的山水格局和生态环境现状,强调设计结合自然和城乡融合的规划理念,以道路、水系等带状通道为骨架,连接各山体、公园和绿地。道路与水体岸线交会的,沿道路的观水视线通廊不得有建筑物遮挡,交会区域应当作为景观节点,规划为绿地。为了避免“遮山”,道路与山体交会的,沿道路的观山视线通廊不得有建筑物遮挡,交会区域应当作为景观节点,规划为绿地,使城市呼应自然、贴近自然、顺应自然,以体现城市的自然之美。

  曾几何时,山、海、湖、河等公共生态资源因为呈现了自自然然的原生态而魅力无穷,因为没有杂物,显得很干净。但又曾几何时,依山、傍海、临湖、靠河的商业楼盘出现了,不仅破坏了公共生态资源,还造成了生态资源的视角污染,可谓大煞风景。最关键的问题是体现了不公平,本来山、海、湖、河作为生态资源和美景,属于公共绿色资源,应该为公众服务,但是商业楼盘的突兀出现,将这种公共产品变成了部分人的“私家花园”和“后花园”,剥夺了更多人欣赏美景的权利和方便,一栋栋商业楼盘挡住了人们的视线,更遮挡了天际线,影响了城市的自然生态和田园的恬淡清爽之美。

  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者,不但要重视地面,更要重视天上,这个天上指的就是极目远眺的城市天际线。所谓城市天际线,就是你站在城市中一个地方,向四周环顾,天地相交的那一条轮廓线就是天际线。

  记得数年前,北京市延庆县委书记侯君舒称,延庆县城主体高度为18米,也就是只有6层楼的高度,这是很少见的。现在延庆县没有高楼,以后也不会建高楼,要很好地保护天际线,让老百姓不管站在哪个角度都能看到山脊。在一些地方对城市建筑片面求高、求大、求气派的今天,有的城市规划者要求不能“挡海”、避免“遮山”,这种不厌其细的科学规划,无疑是更科学和更生态的细致规划。

  在很多城市,自然和人文的著名历史遗存都比较丰富,成为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名片。但是,随着城市高大建筑的不断增高和增多,城外的高塔看不见了,城外的山脉看不见了,城外的古楼看不见了,城外的山、海、湖、河和海天一色看不见了,人们的城市视线落点也仅仅是水泥和钢筋堆砌的建筑天际线,这是一种城市之美的严重缺失。

  在城市建设中淡化天际线意识,已经给城市美感带来了审美疲劳,也造成了城市无法挽回的损失。春城昆明,十几年前还能看到满城乔木与参差不齐的屋宇相互掩映,四周山色,一湖净水,西山睡美人举首可见,而今必须站在昆明市制高点的云南省政府大楼顶层,才能看到西山睡美人的芳容。西安城中原有的建筑以低层为主,市中心钟楼、鼓楼、城楼以及城外大小雁塔等均突出于城市轮廓线上,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点,而今市内中高层建筑破坏了传统的城市轮廓线,“通视走廊”受阻。长沙市妙高峰地处城南高地,曾是唯一能够看到山水州城浑然一体古城特色的地方,但现在整个山峰都完全淹没在了建筑后面。

  杭州西湖之美,不仅在于水,更在于有山作为背景。山的背景应该是蓝天,这句话不仅是说给杭州人的,更是说给很多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者听的。城市之美,不仅应该表现在内部,更应该表现在外部;不仅应该表现在近处,更应该表现在远处,能够透过城市极目远眺,看到城市外围的山脊轮廓,能够随时感受到一种自然的存在,这样的城市之美因为多了郊野感而让人感受到恬淡和闲适之美。

  如今,实现“青山、碧水、绿地、蓝天”是很多城市要达到的生态目标,确保“蓝天工程”的实现也是很多城市决策者对市民的郑重承诺。但是如果城市缺少了天际线,那么,再绿的山我们看不到,再蓝的天我们没有合适的视角去欣赏,我们依然因为视觉量不够而苦恼,这才是真的遗憾。

  当然,保护好我们城市的天际线,并不是说不建设高楼,那样也不符合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如果说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美的容器,那么保留天际线的美更是一个城市美的底线象征。如何在城市既能够营造出合适的天际线,又能够体现现代化意识,并且能够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才是城市管理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的城市建设话题。不管怎么说,多些城市建设的天际线意识,也就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建设和谐城市。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