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城市“显山露水”是规划理念的进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在“三严三实”中学会看齐
坚决杜绝节日腐败
助力
让群众参与治疗官员“节日病”
党员领导干部的范围是什么? 什么职级算领导干部?
“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标准 怎么认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决杜绝节日腐败

作者:□安子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崇廉拒腐,树立良好家风,坚决杜绝节日腐败。

  元旦、春节,在这两个关键的时间点,严防节日腐败虽是老调,却是常谈常新。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有讲人情的传统,节日问候、拜年往往成为行贿的借口和机会,官员很容易把持不住。

  梳理近年来披露的一些腐败案件就会发现,很多案件被告人均有收受他人礼金、红包之类的陈述。从这些案件发展脉络来看,不少贪官就是在节日往来中一步步坠入犯罪的深渊。可见,与赤裸裸的权钱交易不同,节日腐败行为往往是带着脉脉温情的“糖衣炮弹”,而不少党员干部就是倒在了这样的“糖衣炮弹”之下。比如,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原总经理李长轩的受贿行为很多就是发生在春节、中秋节等大的节日。开封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李森林在忏悔时表示:“给我送钱的,绝大多数都是利用节假日‘人情往来’。”实际上,节日期间的“人情往来”早就成了贪官敛财的手段之一。

  诚然,中国是个文化大国,讲究礼尚往来,逢年过节送些礼物是文明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无可厚非,但变了味的礼尚往来,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也就是说,人情往来必须有节有度,对于那种借人情之名肆意而为的节日腐败,必须认真防范和坚决查处。正因为如此,中办、国办在这个时间节点印发通知要求坚决杜绝节日腐败,其深意显而易见,体现出反“四风”的持续力度。

  坚决杜绝节日腐败,首先,领导干部要打铁还需自身硬,时刻自律,守住气节,严守底线,过一个清正廉洁、平安健康、欢乐祥和的节日。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充分调动纪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在预防干部“节日病”中的积极作用。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将各项禁令落到实处,对节日腐败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办一起,绝不姑息。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只有在时间上零间歇,才能做到对腐败零容忍;只有让哪里有“四风”苗头、哪里就有聚光灯成为一种制度常态,才能打消不法人员的侥幸心理,从而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转变,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