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8日,由中国古镇缔造专家——重庆同元集团倾力打造的投资20亿元的云台古镇项目,在修武县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这个占地面积约700亩的项目建成运行后,将使修武县“景城融合”发展战略实现历史性突破。
2015年11月底,“发现中国之美”华谊兄弟文旅演艺盛典暨2015中国城市文化旅游创新巅峰盛典在北京举行。盛典上,华谊兄弟文旅演艺首批合作项目落地。其中,将由河南东方太极实业有限公司与华谊兄弟文旅演艺联手实施的修武县太极慢生活养心区项目签约,这也是河南省首个与华谊兄弟合作的文旅项目。
2015年12月2日,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修武校区项目在修武县开工奠基。这是修武县教育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县上下落实“景城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修武中国超级旅游目的地的又一重大成果。
自2014年8月30日修武县确定“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深化‘转型提升、融合发展’战略”的发展目标以来,全县上下便投入一场声势浩大的“景城融合”攻坚战。
“景城融合”,除字面上理解的景区与城市的有机融合之外,它的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含义——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和谐与美观,更是一种内在的实实在在的提升与发展。
城区与景区建设齐头并进
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修武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实施“景城融合”发展的战略抉择,明确提出了“抓两头、强中间”的实施“景城融合”发展总体工作思路,显示出修武县勇闯改革深水区、敢啃城区发展硬骨头的责任和担当。
“抓两头”,就是抓好景区和城区协调发展。把云台山景区这个修武最大的财富、最佳的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同时,狠抓县城的建设、发展和繁荣,重点突出产业支撑,通过抓产业集聚区建设、抓高成长性服务业和工业经济发展,着力改变修武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基础薄弱的局面,有效解决城区三产服务业相对滞后的局面。
全面实施“景城融合”发展战略确立之后,修武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集中全县智慧、人力和物力,以抓铁有痕的强有力措施,大力推进以产业为支撑的“景城融合”工作。去年年初以来,云台山作为旅游企业上市步伐加快,辅导备案申请已上报省证监局,下一步将上报国家证监会,争取成为河南省第一家上市旅游企业;景点建设上,红石峡综合开发、游览步道修建、云台山旅游康体服务中心建设等一批旅游重点项目已经完成,云台山智慧景区建设项目、茱萸峰索道、凤凰岭索道正在加紧建设,云台山景区的游客容量和服务能力正在得到进一步提升。
“景城融合”的另一头,城区建设发展抓得更紧,持续深入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和城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不断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建设成果,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区承载能力等工作卓有成效。该县还开展了背街小巷改造、城区占压“三线”违章建筑整治、环卫设施增设、老城改造项目遗留问题解决等一系列“民生城建工程”;与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一期投资6亿元的运粮河改造及生态城市建设PPP项目,包括老城区运粮河综合改造、全县绿道体系建设以及一批市政道路、雨污管网、街面整治等工程。目前,部分项目已经完成施工图设计,正在进行地面附着物清点补偿工作。
“强中间”,主要是抓好从云台山景区到城区的主要通道沿线区域的产业布局,积极谋划青龙大道南北延伸旅游专用通道建设工程,通过全长19.8公里的旅游专用通道建设,解决现有唯一的云台大道客货混流导致的脏乱差和安全隐患问题,并把云台山景区、修武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城区、产业集聚区有机、紧密地连在一起。
作为“景城融合”中间纽带的修武县台湾农民创业园,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实施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园区水网、路网建设。台湾台一集团与上海原畅集团共同投资26.28亿元建设的同根源生态度假区项目、中电安永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的万亩油用牡丹产业基地已经正式签约,海棠种植园、速生星柳丹参种植基地、玫瑰种植园等项目一期竣工,云台山医药科技产业园、莱骏花卉基地、美丽大地花卉基地等6家企业已经开工建设。
在此基础上,依托全省唯一、被列入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修武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实施核心带动、整体发展,规划了5000亩核心园区——神农同根园,叫响了“神农同根、老家河南”的口号,把修武的历史文化优势、交通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有机融合在一起,合力打造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论坛的永久会址,增进全球华人对大陆和台湾的了解。
文化与经济比翼齐飞
2015年年初以来,修武县实施的“景城融合”发展战略再上新高度,积极打造中国养生地核心区。全县上下坚守“沉住气,谋长远”的战略定力,根据“景城融合”七大支撑项目,结合“景城融合产业年”活动,以“养”字做文章,力求实现新的飞跃。
修武县专门聘请国际顶尖产业规划设计公司罗兰贝格为修武设计产业规划,从未来郑州打造以国际物流中心为主导的世界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定位出发,与周边县市形成错位,将修武作为省会郑州的旅游健康发展带,打造以云台山旅游目的地为发展主线、以大健康产业和关联制造业为两翼构造的产业体系,使修武率先进入省级战略规划大盘子。
去年6月,郑焦城际铁路开通。修武县把握时机,把城区和特色商业区的功能定位细化为服务文化旅游和特色产业发展,推进“两个组团”协同联动发展:一个是围绕城际铁路站前广场综合体,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服务组团,重点服务云台山旅游产业发展。如投入资金2000万元完成了城际铁路修武西站站前广场项目一期工程,开通了直达云台山景区的客运专车;另一个是围绕郑州澍青医专修武校区综合体,打造健康与电商产业服务组团,重点服务产业集聚区及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发展,设立了云台山创新创业孵化园,通过审核入驻了北京博奥生物科技公司旅游医疗服务项目、华南医电公司中国云台山国际健康科技城等项目、河南云同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大健康、大旅游以及电子商务、创业团队等项目10余个。另外,走过千年国家历史公园、云台山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规划设计中。
依托云台山文化旅游园区,围绕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产业,强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为此,修武县把特色小镇作为当前拼增长、拼发展、拼产业聚集度的切入点,按照科学统筹、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分类推进的原则,落地和洽谈了27个文化旅游和特色小镇建设项目。投资100亿元的云台·健康小镇项目、投资30亿元的云台·七贤古镇旅游特色小镇项目、投资20亿元的甜蜜小镇特色旅游小镇项目等已成功签约,并计划与无锡灵山集团合作开发太极云舍项目、与北京贯辰集团合作建设航空小镇项目等。这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无不表明修武县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产业呈现出的迅猛发展态势。
为了确保“景城融合”各个项目的顺利进展,修武县专门成立了“景城融合”发展工作指挥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工作制度。该县采取“以天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跟踪问效”的办法,坚持一周一例会、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观摩,及时研究解决影响项目实施的主要问题,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切实加大项目督导、落实力度,真正把“景城融合”发展作为全县的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加以推进,做到了“工作任务项目化、责任分工明晰化”,为“景城融合”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打下了扎实基础。
同时,该县大力开展“景城融合产业年”活动,以引龙头、强集群为主要发力点,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构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修武县专门成立了产业攻坚小组,具体负责各产业的发展规划、龙头企业引进、集群招商等工作,广泛搜集、认真研究全国范围内类似县域发展相关产业的成功经验,积累足够数量的产业集群案例,通过掌握最先进的理念,建立数据库,聘请产业专家分析指导,不断提升抓产业的专业化水平。
这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场持久战,纵观修武县正在实施的“景城融合”发展战略及其总任务,2015年取得的成绩的确令人瞩目。我们有理由相信,修武县实施的“景城融合”发展战略,必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并取得快速、健康、协调发展。靖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