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置身于武陟这块充满生机的热土,处处能感受到迎春的活力。这活力,来自于在“六大战略”引领下武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
刚刚过去的2015年,武陟县上下紧紧围绕“六大战略”,团结一心,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砥砺前行,迈步于跨越发展的征程中,用汗水见证蜕变,用实干成就梦想,谱写了全面加快新兴中等县城和美丽武陟建设的新篇章——
武陟县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荣获全省“十先进”产业集聚区称号,晋级“二星级”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工业企业不断壮大,多尔克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鑫凯新能源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中小企业股权报价系统挂牌;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县城,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县城;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全国产粮大县,嘉应观景区成功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大虹桥乡西小虹村的王帅康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全国“最美孝心少年”……
一项项欣喜的成绩,一次次坚实的行动,凝聚着全县人民在实施“六大战略”征程中的汗水与心血,书写了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
2015年,武陟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5亿元,同比增长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65亿元,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6亿元,同比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8亿元,同比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300元,同比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037元,同比增长11.7%。
城乡统筹战略
“游园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好,健身文化活动越来越全,咱老百姓的生活呀,是越来越开心。”家住武陟县城朝阳三街的王女士近日高兴地对笔者说,她要为该县城乡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点个赞。
和王女士一样,武陟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一年来身边发生的变化,环境美了、道路宽畅了、休闲娱乐场所多了……
这是武陟县委、县政府加快推进城乡统筹战略给全县人民带来的福祉。
强化中心城区建设,城市建设由框架搭建向完善功能转变、由注重形象向便民利民转变。该县按照“把公共服务建在群众家门口”的理念,全力实施42项城建重点工程,新修和改造兴华路等多条道路,建设和平游园等多个广场游园,开工建设国贸中心项目,开通了城市公交;积极对接华夏幸福基业集团,拟在木栾新区、詹店新区等区域建设产业新城,已初步达成意向。
建设美丽乡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该县财政预算100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建成第二批4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詹店镇被评为全省美丽宜居小镇试点,詹店镇张菜园村被评为全省美丽宜居村庄试点。
加大城乡环境卫生和“双违”整治力度,城乡面貌不断改善。该县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对城区重点部位实行精细化管理,整治“双违”建筑110处。
工业振兴战略
按照工业振兴战略总体部署,该县将工业运行分析研判等10项机制,细化为35项具体工作,分解到10个牵头部门和28个责任单位;将工业振兴战略推进组分为一室五组,即综合协调办公室和环境优化组、要素保障组、政策支持组、产业招商组、企业创新组,集中精力服务工业企业,确保工业经济稳中求进、逆势而上。
坚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工业振兴的平台,围绕争创“十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修4条道路,“五规合一”规划调整方案第一批通过省联席会会商,28个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进展顺利。前三季度,武陟县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441.2亿元,居全省第六位;2015年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1.5亿元,居全省第六位,荣获全省“十先进”产业集聚区称号,晋级“二星级”产业集聚区。
坚持把解决困难作为支持工业的重点,深入开展县级干部帮扶企业活动,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环境等问题50余个,保持了工业基本面和骨干企业的平稳运行,2015年前10个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7.3亿元;积极扶持企业上市,多尔克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鑫凯新能源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中小企业股权报价系统挂牌。
坚持把新兴产业作为工业转型的方向,确立了“医”字牌的产业定位,重点发展高端医药、医疗器械、医疗全产业链物流配送、高端医疗养生等,规划了医药健康产业园区,引进了投资5.6亿元的泓皓医疗器械设备等医药项目,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提升战略
2015年年初以来,该县依托嘉应观、妙乐寺、黄河湿地等人文生态资源,强力实施旅游提升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努力打造黄河文化与佛教文化相得益彰的旅游品牌,构建旅游发展大格局。
该县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运作推进,先后引进和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嘉应观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县投资3200万元,建成了可容纳2000余辆大中小游览车辆的大型生态停车场;投资1.5亿元的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基本完工,九孔牌坊已经建成;嘉应大观园水上乐园、机动乐园正在安装设备,成功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
妙乐寺文化旅游区项目。该县引进力量全面加快妙乐寺景区建设,投资10亿元建设禅修文化小镇。
大封黄河湿地开发项目。该县与广州富邦华景公司合作开发的大封黄河湿地项目正在推进,一期投资10亿元,分为花卉观赏、机械乐园、水上游乐、婚庆度假、黄河湿地五大功能区。目前,已流转土地9000多亩。
交通支撑战略
2015年,武陟县道路交通建设快速推进,硕果累累:谋划了“回”字形道路网络,S104改线城区段已具备通行条件,郑云高速等工程进展顺利;积极运作郑焦晋高速开口工程,新建改建农村道路125公里,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扩大了交通优势。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目前,该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279.8公里,桥梁4934.7米;农村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153公里。
加大城区道路改造力度,完成了文化路西段、兴业路、城际西路、建业路东延等道路改造工程。
积极开展危桥改造,对武孟公路沁河大桥进行了修建改造,改建后桥梁全长756米,桥面净宽9.8米……
数字是枯燥的,但对于该县交通公路战线而言,这些数字如同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谱写出交通支撑战略的胜利之歌。
人才培育战略
2015年,该县把高端人才与智力的引进培养,作为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人才培育战略,为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加快人才引进。该县组织13家企业参加了2015年海内外英才中原行暨第四届焦作创新创业洽谈会;依托县人才交流中心,组织110家用人单位,举办了企业用工暨人才招聘交流大会,1083名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意向书;招录各类人才100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3名,为武陟县的长远发展积蓄了一批人才。
加强人才培育。该县按照“上挂下派、内育外引”相结合的办法,选派14名年轻干部到上级部门跟班学习、15名县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重点村挂职锻炼、117名机关干部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
发挥人才作用。该县分门别类建立了专业技术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收集记录了1052名高层次人才的基本信息;在职能部门中开展了“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基层、创优业绩”活动,教育战线32名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农口部门35名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争当“服务三农标兵”,卫生战线252名医疗人才积极创建“学科带头人示范岗”,充分发挥了专业技术人才的领军作用。
开放带动战略
开展集中招商活动。该县开展3次集中招商活动,引进投资13.8亿元的格力仓储物流、投资10.5亿元的智慧电谷等20个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35.4亿元,同比增长12.5%。
狠抓项目建设。该县落实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分包、县直部门服务和公检法领导班子成员保障环境机制,2015年前10个月,该县开工建设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83个,33个市重点和4个省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居六县市第一位。
培育新兴业态。该县围绕“中原网仓、电商飞地”定位,建设了祥和电子商务产业园,已入驻企业11家。
发展现代农业。该县推进“五园五基地”建设,鑫居休闲农业观光园已栽植果树1800余亩,农场生态旅游产业园已完成规划,新增高标准粮田4万亩,粮食总产达到55.14万吨,实现了连续13年增长。 郭白鸽 李文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