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多氟多的成功,在于其市场创新主体的自我定位,并利用创新之刃,把技术成果权利化、经济化和标准化,迅速在市场上树立优势,进而把握未来。也正由此,我市高度重视创新主体建设,力推高新技术产业逆势增长。去年1~9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346亿元,同比增长1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1.9%。
据悉,我市去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增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3家,总数分别增至51家和23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82家,总数增至296家;推荐申报省高新技术后备企业6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33家。同时,焦作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区内企业31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
坚持以创新驱动“一招上水平”,关键在于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具有焦作特色的现代创新体系,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在此方面,我市一系列创新举措也可圈可点。
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取得新进展。继2014年从节约的“三公”经费中拿出1000万元用于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并在全省首家、全国第三家试行创新券制度,让企业使用创新券向高校和科研院所购买技术服务或者购置研发仪器设备之后,我市去年继续实施创新券制度,受理62家企业创新券兑换申请166项,申请兑换创新券额度2588.25万元,其中市财政资金1491.125万元,县市区配套资金1097.125万元;进一步修改完善创新券管理制度,新发放创新券500万元,专项支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50家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我市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4家,新组织申报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现有省院士工作站19个,进站院士22名。目前,已建成试验场地3.8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74亿元,院士工作站团队专家313人,承担市以上科研项目175个,与企业合作项目708个,培养人才1602人。
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去年6月9日,焦作科技大市场开业运营,目前入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6家,已提供各类咨询服务300多人次,发布科技成果621项,收集技术难题120个,对接项目3项,开展合作交流3场次;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在孵企业63家,去年1~10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4亿元、利税8700万元;建成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入库大型仪器设备近100台(套),涉及企业70余家,并与省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共享;焦作市科技信息库基本建成并试运营,该库包括科技项目库、科技企业库、科技人才库、科技成果库。目前,信息库正在录入信息,其中企业库入库企业已达208家、成果库入库成果200多项。
经济发展新常态,不仅意味着新挑战,也带来新机遇。深化改革作为我们发展至今取得重大成就的基本动力,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也必将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活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