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许明霞)市工商系统12315指挥中心日前发布2015年消费警示,家用电器、交通工具、手机、电信服务等成投诉热点。
2015年,市工商系统12315指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13462件,其中咨询12301件、申诉1027件、举报134件。目前,该中心已处理申诉102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1.71万元;处理举报108件,罚没金额0.50万元。
2015年消费者申诉基本状况为:商品消费申诉458件。其中,家用电器类165件,占商品消费申诉量的36.03%,居第一位;交通工具类103件,占商品消费申诉量的22.49%,居第二位;通信器材类66件,占商品消费申诉量的14.41%,居第三位。服务消费申诉569件。其中,电信服务259件,占服务消费申诉量的45.52%,居第一位;居民服务104件,占服务消费申诉量的18.28%,居第二位;修理维护服务73件,占服务消费申诉量的12.83%,居第三位。
家用电子电器是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家用电器类投诉也最多,集中于空调、冰箱、彩电、热水器等。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各品牌家用电器促销活动繁多、竞争激烈,商家易夸大宣传产品性能、优惠服务等,误导消费者选购商品;商家避重就轻或无故拖延拒绝履行“三包”义务;商家送货安装不及时或安装不专业等造成商品在使用过程中较易出现问题。
交通工具的投诉较2014年有大幅增加,跃居商品消费投诉第二位。问题主要表现在:消费者支付预付款后提不到车或提到的车型与预订的车型不符;商家不能随车交付车辆合格证,造成车主不能正常挂牌;电动汽车逐渐出现在消费市场,商家在售前介绍时多着重其优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瑕疵日渐暴露,同时与之配套的售后服务还不够完善。
由于手机更换频率较高,投诉量一直居高不下。主要问题有:售前商家往往夸大手机的硬件设施、软件功能等,消费者在使用时发现与商家描述不符;商家提供的手机与消费者的要求不符,消费者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该问题,但由于举证困难,消费者无法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服务消费领域,电信服务类为投诉热点。主要问题有: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在光纤过程改造中,在未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中断其未到期的包年固话或宽带业务,然后告知其需要购买“光猫”方可继续使用;消费者在购买“光猫”后,其所属区域的光纤改造业务因迟迟未能开展,原线路不能使用,新的线路尚未搭建完成,造成消费者家中固话及宽带业务长时间停用;部分已开始使用光纤的消费者反映,改装后的固话仍不能正常使用,宽带信号不稳定。
另外,居民服务类投诉是服务消费领域的重点,以美容美发、洗浴、婚纱摄影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