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博爱县在民生保障方面创新力度最大、破解难题最多、实际效果最好的一年。全年共争取政策性资金4350万元用于民政事业支出,有效促进了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工作开展,成为博爱县民政工作的一大亮点。
去年以来,博爱县民政局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推进民政法治建设为主线,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保障,持续保障改善基本民生,全面夯实民政工作基础,进一步提升民政管理服务水平,推动了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精心筑牢最后一道保障线
低保工作是社会救助的最后一道保障线。2015年,该县进一步强化低保管理,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兜住民生底线。在低保管理工作中,该县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个人申请、乡镇街道审核、村街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县民政局审批的程序确定保障对象,并实行公示制度,强化社会监督。一年来,该县对全县所有城乡低保户都进行了民主评议,县民政局又对其中2000余户进行了入户调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处理。同时,在该县财政局、民政局分别设立了农村低保、五保资金专户,使低保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确保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兜住民生底线。2015年,全县共有城乡低保对象9634户17047人,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保障金2872.68万元。
加强动态化管理,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则退。该县民政局建立了城乡低保问题举报调查台账,全年共接待来访来电举报群众50多人次,全部及时进行了查处。同时,该县民政局还健全了信息比对平台,通过加强与财政、公安及国税等部门间协作,进一步健全了信息比对平台数据库,严把城乡低保入口关,实现对城乡低保的有效监督。此外,该县民政局还及时对2000余户新申请困难家庭进行入户调查,确保了应保尽保。通过入户调查信息比对,2015年该县新增城乡低保对象604户810人,取消城乡低保对象543户1179人,基本实现了城乡低保的动态化管理目标。
民生为先及时救助解民困
翻开民政救灾救济工作台账,一串串数字恰似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谱写出一曲曲大爱之歌。
2014年至2015年,该县民政局将焦作市民政局下拨博爱县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103万元,全部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共救助灾民16554人;2015年春节期间,该县民政局又将上级下拨的24.5万元救灾救济款,通过采购面粉2000袋、发放资金8.7万元的方式,全部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使全县受灾群众及时得到了救助。
严格发放程序,实现精准救助。在救灾款物发放过程中,该县民政局严格按照河南省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坚持专款专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审核审批程序,坚持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规程,通过“户报、村评、乡审、县定”四个步骤确定救助对象,并保存好统计核查资金发放的原始档案,接受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重点使用,不得平均分配或预留资金;资金实行“一折通”的发放办法,物资由乡镇街道直供到户,救灾款物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
爱心打造五保老人幸福新家
切实做好五保供养工作。目前,该县农村五保对象348户365人,2015年共发放五保金203.96万元。其中,在该县7所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249户264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2%。该县敬老院共安排工作人员37名,发放工资48.99万元。
强化敬老院和养老机构管理。为切实提高老年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使他们度过幸福的晚年,该县民政局主要领导多次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对全县所有敬老院、养老院进行消防、食品等安全督查,对排查出的问题,督促其认真整改,对符合餐饮卫生条件的,督促办理餐饮卫生许可证。截至去年年底,该县中心敬老院、月山镇敬老院、柏山镇敬老院和金城乡第一、第二敬老院及华康敬老院已办理餐饮卫生许可证;对整改不到位的养老机构,坚决予以取缔,目前已解散了一家民办养老机构(马营村养老院)。另外,幸福托老院、夕阳红托老院因整改不到位,已对其下达了取缔通知书,督促其关门停业。
抓好养老服务机构建设。2015年,该县民政局又争取彩票公益金78万元,资助了26家农村幸福院建设。目前,设备购置、安装已到位,剩余资金发到各村,用于幸福院修缮工作。
在为民办实事过程中,该县民政局坚持用心服务、用情服务、用爱服务,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全县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晓波 王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