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焦作/ 博爱·中站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春风暖万家 只为惠民生
“三个注重”助力党风廉政建设
图片新闻
全力创建平安乡镇
图片新闻
百字新闻
中站区 “两微一网”宣传平台改版上线
中站区教育亮点频现成绩突出
强化招商引资 开好局起好步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站区教育亮点频现成绩突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 2015年,中站区教育系统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在2015年普通高考中,焦作四中文化课一本上线17人,较上年同比增长13.3%,以绝对优势连续17年位居市级示范性高中榜首;中招全区超过焦作一中分数线182人,较去年同比增长18.2%,中招实验加试成绩连续多年稳居四城区及市直学校第一,再次谱写了中招成绩的辉煌。

  鼓励探索教学设计创作,提升教师驾驭教材能力,有10名教师编写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共17课时首次被大象出版社编入教材,供全省各地学校使用;教学设计编写的科学性以及入选比率高均走在全市前列,受到市教育局表扬。2015年,中站区教育局先后荣获四城区初中教育质量综合奖第二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全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集体、焦作市民办教育先进管理单位、焦作市体育工作一等奖、焦作市艺术教育工作二等奖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2015年,该局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增强教育品牌影响力,努力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教育改革取得新进展。建立全面实施“五位一体”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机制。小学质量奖设立农村和城区两大类,初中质量奖设立培优奖和进步奖,区属各校的质量意识得到空前提高,完善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坚持在学业水平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实验操作、身体素质、行为习惯和读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改革并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职工激励机制,在原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中新增班主任津贴、工作量和超课时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和优质服务奖等内容,进一步优化了绩效分配。

  科研兴课取得新成果。探索研究“自学交流,当堂解惑”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率。该教学模式吸引周边不少兄弟县区前往观摩学习,得到了市教育局和省教育厅领导的关注,市教育局领导多次莅临该区调研,并对该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表示充分肯定。

  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深入实施“三名”工程,积极打造德艺双馨的教育队伍。重点夯实名校长培养工程,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主动与华东师范大学对接,组织区属各校部分中层以上干部及教育局干部57人到该校参加为期一周的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通过这次培训史上层次最高、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培训,开阔了教育管理人员的视野,提升了校长的教育管理能力。2015年,有2名校长因管理理念新、教育改革意识强入选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库。

  素质教育彰显新特色。坚持“五育并举”的工作措施,根据每所学校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许衡中学的大课间操和学校社团活动以“形式多样、扎实有效、雷打不动”三大特点吸引了学生和家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来自各地的200多名校长纷纷到该校参观学习。焦作十五中积极开展无线电测向活动,被省教育厅、科技厅和体育局命名为全市唯一的科技体育传统学校。中站实验小学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将日常学生行为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科学结合,劳模街小学的群口快板焕发出诱人的生机,小尚学校的炮拳传承地方浓郁特色,“一校一特色”的育人模式正在形成新的格局。

  (乔晓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