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李 涛
说起“名片”,人们就会想到它所代表的身份以及背后所蕴含的品质。在我市教育系统中,市学生路小学就是一张靓丽的名片。
在几代人的奋斗下,这所百年老校的教学质量稳居我市前列,课程更有特色,活动不断出新,荣誉逐年增多,发展越来越好。
栉风沐雨求索路
校本教研增内涵
团队共进,改变教师行走方式。该校依据教师特点,组建不同起点的团队,如名师团队、骨干团队、青年团队、完美教室团队等,并为每个团队设计出个性化的发展愿景,引领其前行;挖掘校内名师资源,设立“学生路小学名师讲堂”,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每学期举行各种教学技能展示活动,如浸润书香读书沙龙、演讲比赛、粉笔字基本功大赛、赛课等,为青年教师团队搭建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该校不断加大对各团队的培训力度,并与江苏省盛泽实验小学结成联盟校,打造组块教研特色,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锻造“丰润课堂”,提升校本教研品质。为打造高效课堂,该校教师秉承内容丰实、语言润泽、高效有趣的“丰润课堂”教学理念,逐步形成了集体备课“六环节”,补齐短板,齐头并进;在期末总结回顾式教研中,对教材重难点、易错点教学环节进行梳理归类,并形成文字传递给下个年级的教师,确保教研工作高效开展。
以课代研、以课代培,营造浓厚的赛课氛围,是该校又一种特殊的校本教研形式。该校广泛开展了青年教师过关课、师徒结对汇报课、名师风采课、骨干引领课、校本教研展示课、新上岗教师亮相课等富有特色的教研活动,并在每次赛课后及时进行集体研讨,从普通的评课走向深层的辩课。在集体研讨中,该校教师不仅要倾听,还要思考,更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思维的火花在辩课中碰撞,让教师在辩课中接受二次培训,在反复研课、磨课中逐步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集团办学促均衡 两校融合谱新篇
在“大解放”教育理念的引领下,2014年9月份,解放区教育局把西王褚小学划归为市学生路小学南校区。一年多来,该校统领南北校区,全方位深度融合,无缝对接,统一管理、统一师资、统一教研、统一活动、统一文化,积极盘活教育资源,为南校区打上名校烙印。
师资力量融合。为落实教师轮岗流动制度,该校每年派骨干教师到南校区任教,并制定相关激励措施,使其在南校区安心工作;同时南校区也派教师到学校交流任教,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快速成长。
集体教研融合。两个校区的教师定期在一起进行集体教研,共同学习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总结经验得失、明晰努力方向,确保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活动统一,最终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公平的优质教育资源。
特色活动融合。结合地域特点,南校区设立了别具特色的活动项目,如在六一开展“十佳小画家”评选活动,在中秋节开展朗诵、讲故事等系列活动。
花开无声胜有声 灵动之花吐芬芳
多年来,市学生路小学在教育的田野上辛勤耕种,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喜悦:先后获得了全国百所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学校、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河南省教育科研研究基地、河南省小学语文校本教研基地、河南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校、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语言文字示范校等荣誉。
近3年来,该校有80余名教师在全国、省级、市级各学科优质课大赛中获得殊荣,30余名教师的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33项研究课题分别获得省级、市级教科研成果大奖;连续3年在我省举办的合唱节、舞蹈节及艺术节现场展演中获得一等奖……
百年历程,百年耕耘,百年沧桑,百年拼搏。市学生路小学校长杨芳表示,展望未来,该校将牢记使命,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从百年积淀出发,去传承、去超越,努力创造下一个百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