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逐梦十三五 奋进我当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坚持开放合作 拓展转型发展新空间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6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开放合作 拓展转型发展新空间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郑焦城际铁路开通使郑州和焦作两座毗邻城市的深度融合驶入快车道。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坚持以扩大开放“一举求多效”,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抓住处在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对接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区位优势,统筹走出去和引进来,发展对内对外贸易,东引西连、南北贯通,打造开放高地。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

  摘要

  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深化经贸产业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合作,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物流大通道,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科技、城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加强与德国、以色列等国家的联系,谋划共建中德、中以产业园、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及特色小镇为依托,加强与德国等欧洲国家在规划管理、轨道交通、城市空气治理等方面的合作。在保税、物流、跨境电商、保税金融、商贸服务等领域探索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平台。实施大交通大物流战略,强化区域储运中心地位,构建横贯东西、联结南北的物流大通道。加强豫西北与晋西南产业合作,构建郑焦晋物流走廊。与新乡、洛阳、济源对接,发展新焦济洛工业走廊。与周边城市共同建设南太行生态旅游集聚带、沿黄文化旅游产业带、南水北调生态休闲带、大沙河湿地景观带,实现联动发展。

  点评

  薛 勇 沁阳市委书记:

  “十三五”规划指出,开放合作拓展转型发展新空间,应推动双向投资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放发展理念是在深入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不是对过去做法的简单重复,而是要以新思路、新举措发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特别是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机遇可能稍纵即逝,只有发挥好现在的优势,继续开展对外合资合作,实现企业自身的转型提升,才能为下一步又好又快发展夯实基础。在此方面,沁阳碳素做得比较好。沁阳碳素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敢于走出去“牵手”央企,在内蒙古与中铝包头铝业共同创立包头市森都碳素有限公司;勇于招大引强,与焦作万方共同创立焦作万都(沁阳)碳素有限公司,既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又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升级。

  李英杰 孟州市委书记: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也是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一直特别重视开放和创新的孟州市,将继续挖掘内在潜力,持续推进开放招商,依托焦作海关和德众保税中心,加大保税物流中心及物流港等园区建设,培育发展一批像隆丰皮草、中原内配一样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让更多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抓住焦济洛城际铁路、沿黄快速通道、孟州黄河大桥等重大项目建设的机遇,进一步扩大孟州交通区位优势。同时,通过搭建对外开放平台,我们将寻求在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形成全方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格局。

  推动双向投资开放

  摘要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有效推动产能输出,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积极承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产业转移。吸引东部地区整机生产、零部件、原材料配套和研发、结算等产业类型,在焦作形成产业链。持续推进重点产业集群招商,围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物产业、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招商,吸引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加大服务业发展支持力度,吸引一批文化、旅游、金融、教育和医疗项目落户,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化与央企战略合作,完善激励导向机制,促进外来企业与本土企业政策普惠、共同发展。扩大外商投资准入,实施引才引智工程,不断深化与中关村、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大连理工大学等产学研合作。鼓励铝工业、造纸、皮革等产业通过走出去战略化解产能过剩,拓展绿色经济发展空间。

  点评

  李世江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6年,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此次市委全会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对形势的判断和未来的展望非常符合焦作实际,尤其是“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非常及时。当前,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经济下滑的形势下,新能源汽车逆势而上,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多氟多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开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掌握了核心技术,做好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充分准备。希望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焦作未来发展的引领产业,圆我市生产新能源汽车整车梦。同时,国家经济发展要降成本、补短板,淘汰落后产能,并购重组将成为今年发展的主旋律。希望我市抢抓机遇,充分利用上市公司资源,在并购重组上取得重大战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卜金国 焦作瑞丰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证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粗放式制造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精细化、高端化、智能化的装备制造业才有前途。在“十三五”期间,焦作应发挥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优势,不断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积极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要整合优势资源,实现联合扩张,打造百万吨级造纸企业,做大做强造纸装备制造业。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落实,广阔的市场已经形成,为我国的装备输出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市造纸产业尤其是包装纸和生活用纸产业,应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谋求较大的发展,进一步占领国际市场。

  推动国际贸易发展

  摘要

  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产业外贸能力,实施出口品牌战略,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把焦作建设成为河南省国际贸易重点城市之一。深化发展对外贸易,以企业为主体,加快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加快培育外贸品牌,培育新型贸易方式,壮大外贸实力,扩大对外贸易。加快外贸平台建设,重点推进焦作市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建设焦作市总部经济区和金融商务区,做大做强省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促进流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发展。依托焦作海关、河南德众保税物流中心(B型)打造中站物流金融港产业园、建设河南(武陟)国家干线公铁联运物流港,推动德众大罗塘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发展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内陆无水港。

  点评

  王雨舟 人行焦作市中心支行行长:

  “十二五”期间,我市金融体系不断完善、贷款总额大幅提升、金融机构大量设立,焦作成为豫北地区拥有股份制银行最多的地市。金融业繁荣,得益于焦作的开放发展,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十三五”这五年,是我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宏观政策和规划必须保持连贯性,确保我市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同时,“十三五”期间,金融业也将面临重大改革,呈现四大金融新业态,即普惠金融、创新金融、互联网金融和绿色金融。所以,我市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进一步推动国家开发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与企业“无缝对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融资的力度。

  郝大伟 中国光大银行焦作分行行长:

  市委书记孙立坤所作的报告全面总结了焦作市“十二五”时期取得的显著成绩,客观分析了当前的困难和机遇,为“十三五”时期焦作经济和社会发展绘制了蓝图、制定了措施,让人鼓舞、催人振奋进。

  现代服务业可以助推焦作经济转型、完善城市功能、吸引高层次人才、促进房地产业发展。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种业态,是经济的血液,金融活则经济活。因此,我市应站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做优做强金融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高度,加强企业诚信教育,加强对金融中介的监管,构建高效的金融生态城市。

  (本版点评由本报记者詹长松、高新忠、赵晓晓、杨丽娜采写)

  积极推进郑焦融合

  充分利用郑州的基础优势

  加强与郑州的基础条件连接、优势产业对接、都市生活联通,加快焦作经济社会发展。

  发挥郑焦相邻的区位优势,优先推动基础设施项目连接,重点推动公共服务共享,强力推动要素区域流动,积极推动生态环保合作。

  规划建设怀川新城

  依靠较好的经济基础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连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吸引生产制造、金融后期服务等产业环节带落户焦作,和郑州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模式。

  搭建跨区域产业对接服务平台

  探索项目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科技成果转化等多种模式,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充分利用郑欧班列、新郑机场、郑州商品交易所等平台设施,衔接郑州国际陆港、航空港,发展对内对外贸易。

  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以南太行生态旅游集聚带、沿黄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为抓手,通过太极拳、少林拳联手发展,共同开发文化旅游精品资源,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围绕城市建设,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优势,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向焦作流动。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