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潘 清
短短一个交易日的反弹之后,A股再度出现熔断。1月7日早盘沪深300指数相继触发两级熔断阈值,A股开盘后不足半个小时就提前结束了全天交易。
当天沪深股市双双大幅低开。作为熔断机制基准指数的沪深300指数低开近1.66%,报3481.15点,这一点位也最终成为全天最高点。
开盘后各大股指下跌。9时42分许沪深300指数触发5%的一级熔断阈值,两市交易暂停。15分钟后,恢复交易的沪深两市继续下跌,仅仅两分钟后触发7%的二级阈值,股票期现货市场全天交易暂停。此时距离开盘尚不足半个小时。
二次熔断后,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收报3115.89点和10745.47点,跌幅分别达7.32%和8.35%。创业板指数跌幅高达8.66%。沪深300指数跌幅为7.21%。
股指重挫拖累个股普跌,仅30余只交易品种上涨。不计算ST个股和未股改股,两市近2000只个股跌停。
行业板块全线大跌。除综合类板块跌逾9%外,前一交易日领涨的钢铁、煤炭两大权重板块,当日双双录得约8%的跌幅,券商保险、房地产、汽车、电力等板块跌幅也均高达逾8%。IT、日用品、银行板块表现相对抗跌,但跌幅也超过了2%。
短短近半个小时的交易中,沪深两市分别成交800亿元和1080亿元。
两市B股同步深幅调整。上证B指大跌7.6%至377.74点,深证B指跌4.36%至1216.63点。
这是进入2016年以来短短4个交易日内,A股第二次因触发熔断而暂停全天交易。截至7日,沪深股指新年以来的累计跌幅分别高达11.96%和15.16%。创业板指数同期跌幅则接近17%。
在市场的质疑下,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微信公告,对出现的实际偏差值进行解释。根据公告内容,当完全熔断时,第一次的指数实际跌幅为5.38%,第二次的指数实际跌幅为7.21%。
公告解释,因沪深300指数由两个市场的股票构成,指数合成计算和指数行情传输需要时间,同时交易系统完成暂停交易处理耗时,期间市场仍有部分交易,两次熔断启动后分别至9:43:02和9:59:09还有成交,因此造成了理论熔断阈值和实际阈值之间的差别。
(新华社上海1月7日电)
延伸新闻
证监会决定暂停熔断机制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记者赵晓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7日晚间宣布,为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自2016年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机制。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就此表示,引入指数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涨助跌效应;为应对技术或操作风险提供应急处置时间。
他说,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但从近两次实际熔断情况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熔断机制又有一定的“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加速触碰熔断阈值,起了助跌的作用。权衡利弊,目前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因此,为维护市场稳定,证监会决定暂停熔断机制。
邓舸说,引入熔断机制是在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发生以后,应各有关方面的呼吁开始启动的,有关方案经过了审慎的论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熔断机制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在我国没有经验,市场适应也要有一个过程,需要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
他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改进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