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柏生
当过煤矿工人,跑过运输,开过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史财旺没有想到,最终自己会选择农机化服务,而且生意越做越好,越做心劲越足。
2008年,史财旺迎来了人生中的转折点。在武陟县农机局的帮助下,他联合12个农机户成立了“武陟县财旺农机专业合作社”,自己任理事长,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合作社拥有大型拖拉机20台、收割机28台、玉米收获机18台以及大型犁、旋耕机、秸秆还田机、深松机等各种配套机具76台。2012年,该合作社被评为“省级农机示范合作社”,2014年,合作社又被评为“国家级农民示范合作社”。
凝聚人心,共同致富,这是史财旺不变的初衷。作为一家集农机维修、作业、供应、种植一体化的综合性农机合作社,该合作社把周边乡镇农机户、农机能手团结在一起,实现农业机械“统一存放,统一调配,统一维修,统一作业”的管理模式,避免农机户每家每户盖车棚、存放不科学、不安全等造成的重复投资和机械自然损耗的问题。同时,该合作社统一组织农业收获机械参加跨区作业,开展大面积订单作业,统一组织农机技术培训等,极大提升了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益。
农业生产要实现高效、现代化,必须走机械化、规模化经营之路,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武陟县农机部门的帮助支持下,财旺农机合作社与其他合作社开展强强联合、配套作业,方便了农户生产,加快了生产进度。2015年该合作社和虹桥农机合作社托管了武陟县西部4个乡镇的农机作业任务,机手不用到处跑,成片作业效果十分明显。
近两年,财旺农机合作社抓住国家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新模式的有利时机,开展了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经营的方式方法。2015年,该合作社共流转土地2000亩,托管土地2万亩。
“在未来发展中,我们将在‘耕、种、收、管、储、加工’6个环节全面发展农业机械化,重点突破‘管、储和加工’等薄弱关节。目前我们正在建设粮食储备仓库,下一步将添置一台200吨的粮食烘干机,并开展粮食初加工,提升粮食经济效益。”史财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