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十二五”期间,我市按照“突出特色抓调整、适应市场抓调整、发挥优势抓调整”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狠抓“四大怀药”、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大力引进推广适合现代化生产的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特色农业新品种和工厂化农艺技术、集约化育苗技术、模式化栽培技术、现代化集成技术等新技术,试验推广现代化园艺生产技术,应用机械化、自动化、工厂化和物联网技术。把项目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对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增加专项资金投入,提高各种补助资金和贴息资金的使用效益,重点用于农业设施建设,培育现代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探索走出了一条优质高效、品牌生态、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怀药、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以四分之一强的面积获取了大于60%的效益,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去年,全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6.4万亩,其中设施园艺作物面积9万亩。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四大怀药”面积22.4万亩,蔬菜面积76万亩,水果面积21.5万亩,食用菌投料12万吨。特色农业品种结构更加优化,整体效益持续提高,以荷兰红芹、珍玉35西葫芦、阳光玫瑰葡萄、油用牡丹等为代表的一批蔬菜、水果、花卉新品种,在助农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